市政道路维护工程中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技术 刘巧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9月下   作者:刘巧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市政道路维护工程中的规模也日益扩大。施工质量控制作为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应严格控制。为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市政道路维护工程中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应更加重视施工质量问题,全面提高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舟山市恒达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刘巧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市政道路维护工程中的规模也日益扩大。施工质量控制作为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应严格控制。为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市政道路维护工程中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应更加重视施工质量问题,全面提高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市政道路维护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中,应实行科学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做好施工质量控制,有效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确保工程顺利完工。
关键词:市政道路;维护工程;沥青混凝土;道路面层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市政道路维护工程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市政道路维护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规模不断扩大,发展也在加快。然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复杂,涉及的工程项目多,施工技术的应用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在市政道路维护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需要提高专业技能,及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并按要求进行科学细致的处理,为避免市政道路维护工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问题的影响。
        1市政道路维护工程中常见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问题
        1.1裂缝问题
        在实际建筑施工使用过程中,裂缝变形是各种沥青钢筋混凝土常见的施工问题。根据射线裂缝的反射形式,主要可分有四种裂缝类型:圆形横向射线裂缝、反射射线裂缝、纵向反射裂缝和大型网状反射裂缝。沥青防水混凝土墙体表面涂层裂缝的质量产生一般有三个主要影响因素:
        (1)在建筑路面填土回填层的施工中,压实的强度性能得以起不到充分保证。在日常使用它的过程中,一旦机械载荷过大,就容易直接产生各种裂纹。
       (2)高速市政道路建成投入使用后,温差过大会引起路面的上升和收缩,最终导致裂缝的出现。
       (3)高速市政道路在使用过程中,没有进行合理的维护,造成沥青老化和裂缝。
        1.2矿坑问题
        一般来说,路面出现坑洞有两个原因
        (1)在施工过程中,底部没有彻底清理干净,由于基层浪费,路面平整度得不到保证,造成路面出现坑槽。
        (2)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车辆荷载大,一旦温度高,沥青就会软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沥青路面就会出现松散现象。
        1.3松动问题
        沥青材料固化后,在细粒沥青材料表面涂层形成一种致密的弹性油膜,粗粒沥青材料适当性地粘结在这种油膜内部,形成相对致密的弹性沥青涂层结构。一般来说,沥青松散变形有两个主要原因:
        (1)外部沥青油脂含量低,使外部沥青层与内部结构涂层无法良好粘结;
        (2)沥青拌和温度过高,导致沥青焦烧,粘结能力下降。
        1.4温度对沥青路面质量的影响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温度敏感性很强的材料,能适应外界温度并随外界温度变化。沥青路面施工多在露天进行,施工场地相对开阔,处于高温状态为了保证路面能抵抗反复压缩变形和车辆横向流动,必须增强矿物材料之间的粘结力,矿物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沥青混合料强度有所提高,但抗裂性不足,路面接近板状。因此,沥青混合料也要具有良好的抗裂性。
        2.市政道路维护工程中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准备
        2.1材料和机械的准备
        市政道路路面混凝土的前期施工将对后期维护管理起到重要作用。首先,严格控制进场原材料,确保所有进场的原材料均为国家合格优质产品。同时,严格执行相关材料报送进场审核制度。对不使用合格的沥青材料时也要严格杜绝重复使用,特别是还要严格注意检查沥青材料标号、含水水泥量、磨耗值和沥青矿粉量的含量。其次,要切实做好施工人员和相关机械设备的安全准备,确保施工相关机械设备合理、适当,同时还要调整相关机械设备,对下路基卧层结构进行基础综合硬化处理,确保上下基层基础压实层强度良好,路基基层宽度、平整面厚度能够满足基层设计工艺要求符合设计标准。经监工检查,恢复了中间路线,安装了路缘,采取了有效的防污染措施。最后,对垫层进行严格的测量,铺设钢丝。



        2.2沥青混合料拌和
        骨料配合加热机需要根据各种骨材硬质配合材料比例用量要求来严格控制各种骨料硬质配合材料的整体配合比例用量和软质骨料进行加热时的配合温度。在混合过程中,这些骨料需要完全干燥,以满足其干燥要求。同时,改性沥青的石料出厂制冷储存硬化加热制冷温度必须为155℃~160℃,石料改性沥青硬化加热料的储存制冷温度必须控制为185℃~190℃,混合性沥青石料硬化沥青料的出厂制冷储存加热温度必须为180℃,拌和后混合料必须均匀,但要注意细料与粗料的混合,防止离析,造成结块。其次,如果混合料长期存放,也会降低混合料的质量,使混合料失去原有的特性。因此,必须与现场摊铺组保持密切沟通与配合,避免过多排放和不必要的浪费。此外,还应不时取样,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矿料级配组成和沥青用量等进行检测,以保证施工质量。
        2.3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拌和混合料在现场沥青混合拌和站进行拌和后,由沥青运输车辆搬运至工程施工现场。一般实际情况下,运输中的车辆可能会选择使用自卸电动汽车并使其保持连续高速运行。在产品运输使用过程中,混合料一般应用多层帆布材料覆盖保温。同时,现场内还设置有专人负责检测各种混合料搅拌温度。运至现场后冰箱温度不可能低于135℃。
        3.市政道路维护工程中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技术
        3.1防裂技术
        针对不同的沥青混凝土表面裂缝问题,可以从施工过程和维护过程中加以预防
        (1)施工阶段的裂缝预防。对于施工阶段的裂缝处理,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做好回填施工和基层夯实。在施工过程中,一旦施工现场土壤含水量较大,土质较弱,必须通过添加土工布对土壤进行加固。然后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可采用一次摊铺的方法,防止各种裂缝的产生。该施工工艺施工难度低,但对施工设备要求较高。在进行一次摊铺作业前,必须对边缘区域进行全面矫正。
        (2)施工后裂缝的预防。施工完成后,沥青混凝土面层需进行维护。在维护过程中,应注意保温。有利于保温的织物可以铺在表层的顶部。同时,可以在上层加保护层,保证沥青混凝土在固化前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否则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3.2基坑处理技术
        在施工阶段,要着手做好基坑的防治工作,并对基层表面进行全面清理,以保证基层下层无腻子。如果沥青结构松散,也会直接导致沥青路面出现坑槽,因此在路面摊铺过程中,适当调整沥青含量可以有效防止沥青路面出现坑槽坑挡的出现。沥青混凝土表面一旦出现凹坑,一般采用沥青混合料进行修补。首先,准确测量凹坑位置的承载力,确保零件能承受轧制工作。若承载力不合格,可挖除沥青混凝土段重新铺筑。为保证坑位修补强度,可适当增加沥青混凝土中的沥青含量。
        3.3沥青混凝土松动修补
        沥青混凝土的松散修补可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因此,有必要选择合适的机械进行两次稳定轧制,温度应控制在160℃左右。轧制速度不需要太快,第一次轧制很容易压实后,必须进行检查和调整,然后重新压实,以确保路面碾压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复压后,选用振动压路机在路面上终压两遍以上,直至路面无明显胎迹,温度基本控制在130℃左右。最后碾压后,路面冷却后才能通车。
        3.4沥青温度控制
        沥青由导热油加热。普通70基层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55~165cc,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加热温度高10~30℃;混合料出厂温度控制在145~1650c;低温施工时,混合料出厂温度及各施工环节温度应适当控制提高15-200℃,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比普通沥青混合料高10-20℃。当混合料温度过低或过高时,应按废品处理,严禁离开现场。
        4结论
        总之,科学合理地应用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取得良好的效果,达到工程建设的目标,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路面控制施工配合技术在市政道路维护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中的实际应用,要注意合理选用控制材料施工配合原材料,科学配合设计确定沥青钢筋混凝土施工配合材料比。同时,还需要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完善和优化路面施工工艺,提高混合料的拌和、运输和摊铺水平,从而更好地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辉.市政道路维护工程中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技术[J].电子乐园,2019(7):0459-0459.
[2]1钟吉波.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维护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268-2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