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桥梁基础施工中的新工艺和新技术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9月下   作者:胡玉帝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建设,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也在随之不断改进与完善,经过不断的技术探究与实践研究,我国对于大型桥梁的基础性施工工作技术有着较为突破性的进展,修建的大型桥梁建筑跨度越来越大、使用的建筑材料越来越新颖。

太仓市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胡玉帝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建设,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也在随之不断改进与完善,经过不断的技术探究与实践研究,我国对于大型桥梁的基础性施工工作技术有着较为突破性的进展,修建的大型桥梁建筑跨度越来越大、使用的建筑材料越来越新颖。在大型桥梁的建设工程中,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对于桥梁项目能够顺利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重点围绕大型桥梁工程项目的基础施工中,新工艺与新技术的具体运用作进一步探讨分析。
关键词:大型桥梁建设;基础施工;新工艺;新技术
        0引言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高速发展时期,对于大型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建设也在不断进行大胆探索与实践,随着对新型建筑材料、新型施工技术以及新型施工工艺的探究与完善、运用,新工艺与新技术在我国大型桥梁建设的基础施工作业中逐步起到较为明显的优势与重要作用,在大型桥梁建设的基础施工中结合实际的具体施工状况对新工艺与新技术进行利用,能够改善传统的基础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推动大型桥梁工程项目的高质、高效完成。
        1.信息化施工技术
        在进行大型桥梁建设的基础性施工作业时,将对基坑的施工过程中采用信息化的技术性施工措施。为加强后续基坑信息化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施工单位根据大型桥梁的实际施工情况,结合信息化施工技术与措施,为大型桥梁基坑的施工制定了合理化的工作流程,并针对施工期间可能会出现的错误情况或不良问题进行解决方案的制定,便于在后续出现问题等不良现象时进行及时的准确解决[1]。工作人员对基坑建设施工的具体作业进行监测时,需要对施工作业的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其中包括监测基坑内外地下水、监测墙体以及监测土壤压力等。在采用基坑信息化施工作业时,工作人员需根据基坑建设时压力压力产生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基坑结构各方面的受力情况进行认真的观察,并作详细的记录,针对记录的变化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根据监测数据以及分析结果,对基坑建设后期会产生的实际变化情况进行切实的预估,为基坑后续的建设工作提供合理化、科学性的指导。为加强基坑建设工作的高效完成,可根据施工情况与施工人员的构成,组建基坑信息化建设小组,小组内的工作人员将监测数据与基坑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反复的核对与校对,将基坑的施工现场与所得数据进行精确的核对,保证基坑建设施工的准确无误与安全施工。每个大型桥梁工程项目的建设都是十分复杂的,且基坑的建立与运行状况对于后续的施工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工作人员还需对基坑的后续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并根据基坑的实际运行状况对后续展开的施工工作进行合理化的动态调节,保证基坑的施工始终保持在安全、可控制的状态。
        2混凝土技术
        在进行填芯施工作业时,需要在底板上采取一定的施工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施工:一是内隔墙施工,二是内衬墙施工。在基坑建设时,基坑的支撑体系会受到一定的阻隔,在进行内城墙施工,浇注混凝土时,若留给顶部的空间过小,则无法进行振捣作业,同时,由于混凝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因此新混凝土与老混凝土的结合面很容易出现一定的缺陷,这也是在混凝土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因此,为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需要完全达到要求规定下的混凝土密实度,将对内衬墙混凝土施工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自密实混凝土具有流动性较大且不容易产生离析现象的特点,在进行内衬墙施工时,使用自密实混凝土能够将整个模板的全部空间填充完整,且混凝土由于自身的自重,会逐渐变得更加密实。


在对水下基坑部位进行施工时,需要使用到在水中状态下也不会产生离析情况的混凝土,因此需要根据大型桥梁基坑建设施工的具体实际情况,在自密实混凝土中加入配比合适的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材料具有很强烈的粘聚性,再加上自密实混凝土具备的高度流动性与良好的粘结性,通过对各种拌合物坍塌时的流速以及其填充性等多方面指标的检测与试验,并不断进行各种高性能胶凝材料等材料的性能对比,从而计算得出与自密实混凝土的最佳配合与具体比例,并结合实际的施工现场情况,对自密实混凝土进行合理化的使用。
        3渗漏防治技术
        3.1少量渗漏情况
        出现少量渗漏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头的压力较小,或是裂隙地层的压力较小,针对少量渗漏情况的出现,工作人员需在基坑建设施工时,通过设置合理化、科学性的集水坑,对少量渗漏情况进行渗漏水的集中排放处理,并对具体的渗漏情况、水量变化情况以及数为的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的观察与记录,若水头压力增大,造成渗漏情况严重加剧,则会导致裂隙进一步增大,对基坑建设施工的难度造成影响。
        3.2局部大量涌水情况
        在进行基坑的建设施工时,由于承台的上游位置与下游位置均产生大量的涌水,且上游与下游位置的涌水均具有水量大、来势猛且集中的特点,若不对此采取一定的措施,则会对后续的施工建设造成严重的阻碍性作用[3]。此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涌水点出现的裂隙位置与涌水的流动方向,将涌水通道的具体位置进行确定,便可将涌水的源头位置精确找出,并根据涌水源头位置的具体大小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可借助袋装混凝土在涌水源头位置进行堆砌,并用棉絮将堆砌完成的袋装混凝土中存在的空隙部位进行填充、塞缝,将涌水源头进行封堵处理,起到良好的防渗作用,这种方法称之为潜水封堵法[4]。若工作人员在采用潜水封堵法后,仍然存在局部位置的涌水现象,说明该方法在处理涌水渗漏的问题上未达到较为理想的处理状态,因此工作人员可以待关闭管道导流后,将阀门进行封堵措施,且借助管道与导流漏斗等建筑材料,形成涌水的水流通道,且在水流通道建立后,需要在涌水电的周围使用混凝土进行浇注,待混凝土强度值达到相关标准后,将管道阀门关闭[5]。其中,管道大小、直径、导流漏斗大小直径以及混凝土的浇注厚度等具体使用数据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实际情况与涌水情况进行具体、精确的确定。
        4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大型桥梁建设项目相关技术的不断探索与实践运用,可以得出,在基础施工进程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与设计人员对技术与工艺进行新思路的开拓与发展,并结合大型桥梁的实际施工情况与施工所处地质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运用,找到每个技术与工艺的关键点与实际使用的情况,充分运用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不断推动我国大型桥梁工程项目建设的高质量、高效率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晓飞. 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 交通世界,2019(Z2):190-191.
[2]贾晓雷. 桥梁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管理有效策略分析[J]. 工程技术研究,2019,4(04):186-187.
[3]李志强. 桥梁工程中悬浇连续梁施工工艺的应用研究[J]. 四川建材,2019,45(03):174-175.
[4]杨静. 差动式传感器在大型桥梁结构温度及应变测试中的应用[J]. 工程技术研究,2019,4(05):127-128.
[5]沈建国. 浅析大型桥梁主墩承台施工方案经济比选[J]. 建材与装饰,2019(14):275-2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