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建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1月上   作者:王希
[导读] 目前,我国老龄化已成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随着其趋势加剧,养老建筑相继涌现并日益成熟。但在其快速发展中仍存在若干问题,集中体现在养老建筑规划布局不合理、设计过程中易忽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节约成本配套设施不达标等。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养老建筑存在的问题以及策略。

重庆市设计院    王希 400015

摘要:目前,我国老龄化已成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随着其趋势加剧,养老建筑相继涌现并日益成熟。但在其快速发展中仍存在若干问题,集中体现在养老建筑规划布局不合理、设计过程中易忽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节约成本配套设施不达标等。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养老建筑存在的问题以及策略。
关键词:养老建筑;存在问题;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养老已成为一项重大的社会课题。关于养老建筑的分类形式也有很多,从宏观的角度上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老年人“机构养老”,是指老年人居住在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等社会机构的养老模式;第二类就是与“机构养老”相对的“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这两者都是指老年人在家中或自己的社区居住,由家人和社会共同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方式,因此被统称为“养老”。根据国外先进国家的养老发展经验,以及我国传统的养老观念,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大力倡导和推进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发展。
        1养老建筑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增多,养老产业逐渐壮大,养老建筑发展日趋成熟。养老建筑与居住、医疗建筑不同,是针对老年人实际需求而设计的建筑。养老建筑具有居住及医疗建筑的某些共性,但又存在差异。养老建筑是同时满足老年人食、住、行、医的综合性建筑,逐渐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迎合老年人养老需求,服务于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养老模式、养老需求多元化发展,我国养老建筑也在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功能形式。
        2养老建筑存在的问题
        2.1养老建筑布局规划不合理
        养老产业的发展受国家政策支持和商业化趋势影响,社会资金一拥而入,形成恶性竞争。在此因素诱导下,养老机构未合理规划布局。部分经营者为降低养老机构成本,选择偏僻的市郊区建造养老建筑。但郊区的医疗条件相对较差,而老年人对医院等配套设施需求较高。另外,养老机构存在恶性竞争,同一区域内同时集聚多家养老机构,区域布局不合理、不均衡。
        2.2养老建筑没有注重老年人实际需求
        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是希望得到幸福感及安逸感,相较于居住建筑,养老建筑要求更高。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行动及反应迟钝,腿脚不便。基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养老建筑应根据老年人实际需求规划设计,如建筑材质灵活多变。目前,大多数养老建筑存在以下问题:道边缺少遮雨棚,阴天下雨时不便于老年人行动;墙面与地面铺砖材质较硬,日常生活中易对老年人造成伤害;老年人行动不便,养老建筑应尽量避免设置台阶,方便轮椅、担架等辅助工具通行。除主体建筑问题,老年人洗漱及如厕问题也值得关注。
        2.3养老建筑配套设施有所欠缺
        养老建筑是综合性、服务性建筑,占地面积较大,市区内环境相对较差、吵闹,老年人更倾向环境优美、安静舒适的郊区。目前,养老机构的选址一般为远郊区,虽满足老年人对环境的需求,但也带来其他问题。将养老建筑修建在郊区,相关配套设施均需养老机构直接配置,由于成本较高,实际配套设施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尤其是医疗设施。娱乐休闲设施亦缺乏,老年人居住在养老机构是为避免孤独,一般养老机构可为老年人提供简单的沟通交流途径,如观影、看电视、下棋及健身娱乐活动,但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目前,养老建筑普遍存在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养老机构在选择区位时应与建设部门沟通,确保养老机构与市区间的交通连接。



        3养老建筑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3.1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
        养老建筑规划布局应符合产业发展趋势。为避免养老建筑布局不合理,政府可干预养老建筑的用地性质及要求,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内养老建筑布局与选址,使其满足辖区内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多数养老建筑选址于远郊区,但仍有部分位于市区内的养老建筑,不符合老年人喜安静、慢节奏的生活习惯,对经营造成影响。养老建筑内部的整体规划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包括内部装饰的色彩和尺寸等,休闲娱乐及生活区域应合理布局,避免休闲娱乐活动影响老年人休息。
        3.2要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老年人较孤独,加之子女工作繁忙往往忽略对老年人的关怀。养老建筑设计应以老年人为中心,建筑外观设计应体现亲和力和感染力,吸引具有养老需求的人群。外观是养老建筑的形象工程,内部设计是灵魂,应体现人文关怀,以满足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为主。从生理上讲,建筑内部设计应考虑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如老年人腿脚不便,庭院设计应以无障碍设计为主;墙壁以柔软性材料为选材标准;卫生间要注重防滑及洗手台、坐便器的高度设计。从心理上讲,老年人退休后闲暇时间增加,失落感渐重,易产生悲观情绪,为营造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应采用鲜明颜色,避免深沉色调;优雅的环境对老年人心理产生影响,在养老建筑环境营造中,景观设计是重中之重。养老建筑设计需以老年人为中心,充分体现对老年人的重视和关怀,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此外,安全疏散是建筑最为重要的,对老年人更是如此。为老年人设置专门的安全出口,照顾老年人的行动不便;出现危险状况时,为老年人提供危险通知,并且在老人的房间里提供相应保护装置;为老年人提供消防电梯,满足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进行撤离。
        3.3要健全完善配套基层设施
        基础设施可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包括衣、食、住、行、游、乐、购等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区域内人群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养老建筑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其基础设施主要由养老机构自主配备,但为节约成本,养老建筑应选址于配套较成熟的地段,达到共用基础设施的目的。养老建筑应配备老年配套服务设施,包括疗养中心、健身及娱乐场所等,丰富老年人生活。便利的交通条件也是养老建筑设计应考虑的重要问题,以方便老年人外出就医及亲人探望,同时,便利的交通条件将提高养老建筑的社会关注度。养老建筑可选址于高新科技开发区附近,开发区内的基础设施处于逐步完善阶段,养老建筑的修建有利于带动区域内产业升级,且养老产业属于国家政策支持产业,因此易获得政府部门的扶持,可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3.4建立完善的供求信息平台
        要建立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既需要服务供给方充分了解老年人的需求,也需要为老年人提供畅通的寻求服务的渠道。对此,可以结合“智慧社区”的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委托信息公司建设并运营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平台中的老年人信息库应包括老年人的个人信息、健康状况、家庭状况、服务需求、紧急联系人等内容,同时应注重对老年人的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服务供给方信息库应包括各方面服务项目的具体内容、费用、服务等级及服务供给方的基本信息,如服务人员的个人信息、能力等级,志愿者信息等,使老年人及其家庭能够通过平台了解到各类服务资源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需要的服务。
        4结语
        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是养老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养老建筑是提升养老水平的重要依托,在养老建筑发展中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养老产业发展完善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邵秋虎、袁竞峰、郑传军、林珒.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中国房地产.2019.32
[2]李盛尧.中国养老建筑的设计及发展[J].有色金属设计,2019.46(3)3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