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探讨 张建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1月上   作者:张建
[导读] 在百年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建设中经过实践总结和经验思考,已经形成具有比较完善的思想体系,使得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能够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在城市规划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何研究和支撑未来规划高质量的发展,现有的城市规划理论本质必定会有深远的影响和指引。

山东省济南市城镇规划建筑设计院 张建   250000

摘要:在百年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建设中经过实践总结和经验思考,已经形成具有比较完善的思想体系,使得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能够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在城市规划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何研究和支撑未来规划高质量的发展,现有的城市规划理论本质必定会有深远的影响和指引。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规划;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规划体系
        引言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和监督实施,总体城市设计作为与原总体规划对应、具有宏观视野和总领地位的城市设计类型,亟须顺应和融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体系。本文以总体城市设计的基本属性与效用为出发点,基于当前其存在的种种问题,响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的要求,对总体城市设计的发展走向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1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
        以本体论来看,以空间资源为重点向外扩展是国土空间的内在表达形式。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大明确表明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奋斗目标。因此,当下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意志在国土层面的设计就是国土空间规划,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空间层面的重要举措。
        1.1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背景渊源
        我国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的构建是由两个方面提出:一是为了实现“一张图”管控多种规划的矛盾问题;二是为了由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而进一步管控国土问题。我国以前实行的空间规划包括住建部门主导的城乡规划、国土部门主导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发改委主导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三大空间规划类型。但三大规划之间冲突矛盾较多,其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之间关于建设用地指标的冲突矛盾尤为突出,因此出现了大量规划需要调整的问题,不仅减弱了规划在顶层设计的权威性,而且对实际实施落地带来巨大的影响。只有国土空间规划的统一搭建,才能从问题的源头解决多种规划带来的矛盾。随着生态文明战略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因生态要素保护带来的国土全要素管控诉求日益强烈。2015年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在强调对山水田林湖草的生态保护的同时,明确提出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编制统一的空间规划。至此,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拉开序幕。
        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及任务要考虑到对现有规划体系的合理承袭,不能全盘推翻。由于空间规划体系涉及利益群体众多,工作庞杂,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该大胆改革创新;保证规划体系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制度,探索适合国家发展的空间规划体系。
        1.2国土资源基本保障
        通过我国在规划方面的多年实践,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之时,“国土空间”作为一种三维立体的空间表达,各种资源是保障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资源。“国土空间”这种资源的属性已经得到基本认可。我国陆地国土和海域面积较大,各类资源多样且丰富,但由于地域跨度大,差异明显的地理条件,导致我国国土空间和资源分布不均衡,人均资源占有量短缺。“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趋势日益增长。现有这种高投资、高消耗的模式使得土地、粮食、淡水等资源减少与区域之间不平衡的状态更加明显。为了实现2050年我国成为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何高效、可持续利用资源,满足未来发展需求,保障各种资源安全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首要要求和核心问题。
        2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总体规划的现状分析
        2.1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
        在现如今的社会新形势之下,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相关机构以及机制也开始有所变革。


随着全球变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的各个部门之间对于城市总体规划的权力和范围也发生了不小的改变,而且,我国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可能也会出现权力重叠的现象。因此,就要求城市的总体规划要跟得上国家发展的脚步,从而城市的总体规划才能进一步为城市更好地服务。
        2.2交叉重叠的规划比较严重
        城市总体规划和空间建筑以及城市建筑有着比较严重的权力重叠的状况,尤其是对城市的用地规划建设以及用地范围的大小,管理非城市土地空间用途的规划以及非空间规划控制范围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等,都会出现不同部门之间的权力交叉重叠的状况,从而就会导致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管理存在问题。
        2.3和管理制度不能同步
        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逻辑以及技术方式已经渐渐脱离了政府的掌控,由于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从刚刚起步的阶段,就开始借鉴国外的城市总体规划相关经验,从而导致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的大部分设计都是照搬照抄西方的设计,和我们国家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实际发展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
        3基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国土空间规划研究
        3.1城市发展理论与限制开发容量的关系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提出,首要目的是以双评价为标准,合理控制三线划定以及国土开发容量,打破资源环境的约束条件。在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下,通过三线的划定控制,严格控制国土开发强度,限定开发容量,来倒逼当前以来土地发展经济的模式,来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早在1898年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其目的是解决工业革命产生的城市病,抑制大城市扩张。“田园城市”理论提出了开发边界的雏形,即在城市边缘建立绿带,其目的也是为了防止城市大规模的扩张和蔓延。20世纪30年代,大伦敦规划中率先提出以绿带作为抑制城市扩张的边界。20世纪70年代,美国城市蔓延现象严重,在新城市主义的理论思潮下,城市增长边界的概念应运而生,它严谨地依据城市和乡村的功能差异划定边界。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下滑,过度郊区化带来的基础设施投入与维护成为政府的负担。“精明增长”理论的提出在于应对城市发展下郊区的扩张,目的也是为了高效控制土地,抑制城市的蔓延。
        3.2协调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利益
        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城市的总体规划建设应该要进一步合理、优化经济资源的分配管理,加强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明确政府的责任和权力,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市总体规划管理制度,让每一个工作人员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做好自身的工作,进一步实现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的发展目标。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人员要不断收集广大人民群众的想法和意见,通过广泛听取大众对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建议,在建设城市总体规划的过程中才能设计出符合大众需求的规划方案,进一步为城市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城市总体规划不能脱离市场和政府的帮助,例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就是借助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联系,从而体现政府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实现城市的国土空间合理布局和规划。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分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原城市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中提升城市总体规划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综合性、引领性,以及协同性,实现城市资源有效、合理地分配,进一步促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总体规划应该要保持理念的先进性,坚持以人民为本的基本路线,大力弘扬人文主义精神,因地制宜的指导城市发展建设。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采用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法,更好的服务城市。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城市世纪-城市问题-城市规划与市长的作用[J].城市规划,2000.24(04).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9.5.24.
[3]胡敏.新的战略安排———分两个阶段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N].西安日报,2017.1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