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1月上   作者:黄丹丹
[导读]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发展非常迅速,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使得我国人们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城市规划建设面临着推进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挑战。为此,部分城市以发展地区经济、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成立开发新区。

中联资产评估集团广西有限公司    黄丹丹   53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发展非常迅速,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使得我国人们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城市规划建设面临着推进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挑战。为此,部分城市以发展地区经济、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成立开发新区。近年来,城市开发区面临的技术与资金制约大大缓解,取而代之的是土地资源瓶颈。由于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且区位较好的土地资源供应紧张。如何利用科学的评价方式有效评估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效率,从而改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成为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引言
        时代的进步,高科技的引领加速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建设,为我国整体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贡献力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背景下,土地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变化以及人口增长都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必须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合理、有序、集约利用。
        1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集约利用是土地利益最大化的最佳方式。对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主要集中于集约理论、评价方法体系的建立及集约程度的分析3方面的研究。国内对于城市土地集约的研究主要借鉴国外相关的研究理论,顾及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等约束因素建立土地集约理论体系。对于评价方法体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评价方法,二是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确定。评价方法较为常用的有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模糊综合评价法最初运用于交通管理、图像处理、故障诊断等领域,之后国外一些学者将该理论逐步引入土地资源评价研究中,如Schmidt、Mangaraj等,运用模糊综合法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能取得较为良好的结果。评价指标主要是根据研究区域的具体情况及国家的相关政策文件确定,其对应权重的计算方式较为多样,有特尔非法、因素成对比较法、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等。
        2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2.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土地利用的超前性计划和安排,是政府调节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也是土地利用管理的重要依据。规划部门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规划理念,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做好适合本地的长远、可持续、高质量的城市规划,只有提前规划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优化调控:由极限集约转向最优集约
        科学合理确定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度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优化调控的关键。


过去一个时期,中国城市建设中土地批而未用、圈多用少、用而低效等粗放利用方式,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城市无序蔓延、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而一些大城市的中心区域却面临着交通拥堵、水资源不足、空气污染、垃圾围城等一味过度追求集约利用而带来的城市病困扰。可见,城市发展的境遇业已表明了集约利用“度”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有研究也提出了土地集约利用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并且认为“最适当”集约度的衡量和确定,必须建立在现实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从新时代的视角来看,城市高质量发展中的土地集约利用要求既要关注经济效率和效益,更要将基础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生态宜居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考虑其中。基于此认识,城市土地利用“最优集约度”的概念,其内涵可界定为:在不同城市发展阶段,随着土地集约利用度的变化,其产生的区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也在变化,当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取得最优均衡时的土地利用状态即为某一阶段城市土地利用的最优集约度。因此,新时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优化调控的理念与目标应由一味追求高集约转向最优集约。然而,根据集约利用的理论认知,最优集约度也应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应了不同的最优集约度,那么,如何合理确定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最优土地利用集约度呢?可以借鉴多目标线性规划的思维,将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目标进行分解,通过划分经济发展阶段并设置相应的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求最优解来定量确定最优集约度。具体的,集约度可以以固定资产投入等单一指标来表征,也可以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刻画。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则以相应的产出指标来衡量,尤其是生态效益,可在传统生态指标的基础上选取生态足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等加以丰富,并遵循期望产出最大化、非期望产出最小化为原则构建目标函数。从而将最优集约度转化为一个多目标线性规划问题,通过探寻多目标函数的Pareto最优值来确定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土地利用最优集约度,并与现实集约度相比较,根据现实集约度与最优集约度的关系判断来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调控。
        2.3利用效果的可持续
        土地节约利用的可持续性是指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潜力。影响城市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的因素包括闲置土地状况、城市规划预期和技术发展三个方面。闲置土地的存量情况和投放计划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同时,开发区的整体规划水平、土地利用管理与城市规划的契合度,也对持续利用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多数地区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纷纷将土地用于产业效益更高的高新产业发展。一方面需要新建开发区形成规模效应,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原有土地实施“腾笼换鸟”的策略。产业调整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相对缓慢的过程,动态性的指标变化成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难点。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受到社会经济、区位环境、资源投入、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在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时,可以参考集约利用的基本原则,从多角度分析提升土地集约效率的可行性。重点关注土地利用状况、利用强度和管理过程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武争.集装箱港区土地集约利用[J].水运工程,2019(01):60-66.
[2]何彦谚,赵美洁,童新华,等.广西土地集约利用与反贫困效应协调发展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8(09):67-72.
[3]韦燕飞,何彦谚,童新华.广西贫困化与土地集约利用重心演变与关联性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8,30(09):138-144.
[4]张薇.吴忠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初始评价[J].宁夏工程技术,2018,317(03):260-266+2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