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总体规划”反思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1月上   作者:刘丽丽
[导读]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规划已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未来一段时间,这种体系会进一步深化。在百年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建设中经过实践总结和经验思考,已经形成具有比较完善的思想体系,使得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能够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在城市规划中得到广泛应用。

山东省济南市城镇规划建筑设计院  刘丽丽   2500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规划已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未来一段时间,这种体系会进一步深化。在百年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建设中经过实践总结和经验思考,已经形成具有比较完善的思想体系,使得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能够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在城市规划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何研究和支撑未来规划高质量的发展,现有的城市规划理论本质必定会有深远的影响和指引。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总体规划;反思
        引言
        城市总体规划作为调控城市空间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引导城市的发展建设。随着现阶段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土空间规划对于城市的总体规划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以及自然资源有效整合的情况之下,将城乡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结合起来,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规划改革建设,从总体上推动城市的总体规划有序发展。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的上升,有效的控制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进而合理优化国土空间资源的有效分配。
        1总体城市设计的内涵、内容和作用
        我国传统的法定规划体系本质上可以分为强调宏观战略的总体规划和强调实施管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无论是总体层面还是详细层面的法定规划,其核心内容都是对土地的利用,而对影响城市空间品质的形体环境、开敞空间、历史文化、轮廓秩序、建筑风貌等要素缺乏合理的控制手段和依据,城市设计就是针对传统规划体系的不足之处、作为法定规划的重要补充而出现的。城市设计以塑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和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为主要目的,并且由于其具有独特的三维和实践属性,尚无正式制度约束的成果框架,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问题导向性,因而在规划实践中更容易受到地方政府的青睐,成为各地推动开发建设的重要抓手。无论总体层面还是详细层面的城市设计,抑或诸如色彩、广告、水系、天际线等专项型的城市设计,近些年都开展得如火如荼,对我国当今城市风貌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总体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确定城市空间形态结构、划分风貌分区、布局开敞空间和公共活动系统、天际线勾画与控制、重点地区的划定与指引等。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框架系统下,总体城市设计可以发挥的作用包括:①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支撑,弥补在涉及城市品质、空间景观、历史人文、公共活动等领域的研究内容和深度的不足;②从三维层面建立城市独特的总体意向框架,使人们可以快速理解和感知城市的空间魅力,引导公众参与国土空间规划;③对下层次详细规划及详细设计做出有效指导。
        2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城市总体规划工作人员的专业构成单一
        城市总体规划能够发挥出真正的价值和意义的重要前提就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要高,专业构成多样。现阶段,城市总体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体系不能完全融合在一起,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缺少专业化程度较高及专业构成多样的城市总体规划工作人员。城市总体规划的设计人员是将城市总体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融合成为一体的操作者,城市的总体规划程度、空间的利用效率、人文思想的重要表现等等都和城市总体规划脱离不了关系。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必须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利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将城市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效联系在一起,以此来传递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但是从目前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看,大部分的城市总体规划工作人员的工作业务能力还比较低,专业多样化有待进一步加强,所设计的城市总体规划很难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从而就会导致整个城市的规划建设过于刻板,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提升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



        2.2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不到位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部门颁布并推行了关于城市规划中城镇用地范围确定的规章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必须符合国家城市规划管理局所限定的标准,明确建设用地属性,高效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尽可能的缩减农耕地占用面积,甚至是完全不占用农耕地。而城市规划为实现与土地规划的紧密衔接,在确定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时,往往会遵守土地利用规划所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等地域建设的用地规模。然而,由于土地利用规划在确定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方面并未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规范体系,使得相关部门在确定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方面缺少必要的指导依据。
        3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解决策略分析
        3.1提高城市总体规划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总体规划建设过程中,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人员作为整体环节的施工者,能够直接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建设。因此,我们国家应该大力提高城市总体规划工作人员的专业构成、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自身文化知识水平以及综合的素养。行业主管部门及城市总体规划承担单位要不定期地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提升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人员的设计理念,通过开拓设计人员的思维模式,才能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总体布局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也能进一步让城市的发展理念和城市的实际功能进一步交融,进一步保证城市总体规划的质量提高。
        3.2统筹兼顾资源与发展,合理规划土地资源
在城市建设发展进程中,若想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必须始终坚持以土地资源长远发展为基本原则,以非农业建设用地指标为规划建设前提。城市规划应充分考量经济、社会、人文与生态等多方面因素,合理掌控城市发展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完整性、合理性、可行性的土地资源利用规划方案。需要格外强调的是,在规划进程中,需尽可能的缩减农耕地占用面积,对资源展开统筹兼顾,优化城市建设用地空间布局规划。
        3.3明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
        现如今,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还是中央政府进行约束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运营人员,在城市总体规划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调动地方政府的工作热情,借助地方政府的手段来强调城市总体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空间层面的重要性,地方政府在城市总体规划建设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除此之外,在城市总体规划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能够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帮助,因此一定要保证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明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的总体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分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原城市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中提升城市总体规划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综合性、引领性,以及协同性,实现城市资源有效、合理地分配,进一步促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总体规划应该要保持理念的先进性,坚持以人民为本的基本路线,大力弘扬人文主义精神,因地制宜的指导城市发展建设。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采用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法,更好的服务城市。
参考文献
[1]张威.城市设计的规范化和法定化之路——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市设计技术规程》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8(1):121-126.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市设计技术规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3]唐燕.政府机构改革影响下的城市设计——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关系重构[J].城市设计,2018(6):44-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