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8月   作者:赵惠
[导读] 高中语文教学于高中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关系着高考成绩,还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有促进作用。高中生审美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一定的影响。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第七完全中学   赵惠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于高中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关系着高考成绩,还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有促进作用。高中生审美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可以通文学名著的阅读开展审美教育,这对于培养高中生审美能力方面有较好的积极作用。然而,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对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没有正确认识,使之没有得到较好的实施,进而影响着高中生的审美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审美教育;价值;策略
        高中语文是高中教学中的主要学科之一,除了影响学生高考成绩之外,更是决定着他们今后的发展。而语文阅读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为主要教学目标。传统阅读教学通常依靠语文教材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更是无法达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需求。面对这一发展形势,许多教师和学者开始对当前阅读教学的情况进行反思,在不断地实践后,发现名著教学学生的审美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审美教育的价值
        (一)审美意识的培养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是教育教学专家根据高中生心理发展规律而进行选择的。这些文学名著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对当代社会背景有一定的描述,也有助于高中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学生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意识,提升高中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且文学名著中包含的历史和文化对高中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也有着重要影响。
        (二)加深高中生对文学和艺术经典的理解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提前预习的良好习惯,致使在教师对文学名著进行教学时,高中生不能很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长此以往,高中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会越来越低,从而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教育中结合审美教育,有助于学生加强对文学名著的理解,并更好感受作者表达出的丰富情感,进一步加深高中生对文学和艺术经典的理解。
        二、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审美兴趣
        在进行高中语文文学名著教学时,教师应先向高中生介绍作者的生平,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让高中生多个角度了解作品,促进高中生在阅读学习文学名著时加深理解,促进高中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保障审美教育顺利开展。
        例如:在《红楼梦》的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作者曹雪芹的一生让学生了解到作品创作的起源,以及作品的艺术价值。再通过典型人物的赏析,使学生体会塑造人物的艺术写作手法,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如教师可以以薛宝钗为例,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薛宝钗人物的看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派出代表进行发言。通过讨论,学生发现薛宝钗可以作为传统封建闺范的代表,她美丽出众,时时处处随分从时,端庄稳重,是标准的名媛淑女。但她也圆滑世故,所以在贾府这个复杂的家族中,既做到了明哲保身,又将人际关系处理的很好。


也由于她封建正统思想观念较深,导致她虽然做到忠诚于当时的社会观念,却仍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获得孤独终了的结局。通过以上教学,高中生不仅对作品有了全面的了解,还进一步体会封建礼法对人个性与自由的束缚。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二)引入多媒体教学深入开展审美教育
        多媒体教学已经深入教育体系,大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采用多媒体教学。使高中生更直观的面对文学名著,教学内容因此而多样化,同时降低了学习难度,促使学生较好理解掌握文学名著的艺术价值。
        例如:在教授《雷雨》这篇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话剧《雷雨》,使抽象的文学作品学习具象化、生动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反复阅读和分角色朗读,使学生品味戏剧丰富多彩而个性化的语言。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巴金发现《雷雨》这篇作品到发表作品的过程导入教学,而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名家评说《雷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巴金“《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李健吾“《雷雨》是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对被称作我国现代戏剧奠基之作的《雷雨》有初步了解,使学生对欣赏戏剧文学产生浓厚兴趣。在此时,教师可以播放课件,并剪截话剧表演的场景,配以音乐和解说词,使学生更好的体会《雷雨》艺术写作手法,及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更生动,促进学生更直观的面对文学艺术,进而提升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审美教学的兴趣。
        (三)延伸课外名著阅读加强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只是众多名著的一部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对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于课外多多接触其他的著作,以开拓阅读视野,提高文学素养,促进审美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红楼梦》的课堂之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读《红楼梦》,以加深学生对《红楼梦》的整体理解。同时向学生推荐我国四大名著的其他三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提示学生,阅读这些名著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还与他们的高考成绩有紧密关系。为了促使课外延伸阅读得到有效进行,教师可以布置观后感作业。如《三国演义》的课后拓展,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并从作品中选取一段,进行深入研究,使学生充分体会作品中的艺术写作手法,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并利用一节自习课时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将自己掌握到的知识分享给同学。通过以上教学,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被调动,加深对《三国演义》艺术价值的体会,对作者罗贯中也有深刻的认识。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
        结束语
        将审美教学与高中语文文学名著教学相结合,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还令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有效培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文学名著教学时,要优化教学方式,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从教学过程中了解文学名著的艺术价值,并通过文学名著赏析,加强审美意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此同时,开展课外延伸教学,拓展学生阅读视野,促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邵颖.汪清县第四中学“名著导读”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延吉:延边大学,2016.
[2]黄雪艳.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