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究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8月   作者:杨婧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社会群体更加重视学前教育,对学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学前教育人才的重要场所,需要积极做好艺术教育改革与创新,培养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

湖南省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杨婧    410007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社会群体更加重视学前教育,对学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学前教育人才的重要场所,需要积极做好艺术教育改革与创新,培养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美术;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
        引言:在高职院校的专业中,学前教育专业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而角色。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担任幼儿教师一职,肩负着培育祖国花朵的重要责任。儿童正处于理解世界的重要阶段。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与绘画体验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新时期,幼儿教师的艺术素养有了更高的标准。因此,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师应该对美术教育教学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改革。在探索过程中,应结合现代艺术教学的实际,形成创新的艺术教学体系,促进学前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增强其绘画能力,推进艺术教学的进程。
        一、打造多元化教学内容
        在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幼师需要传递的是美术思维,而不只是给幼儿传授绘画技能。只注重美术成绩对于学生日后发展并没有太多的作用,应该就学生对于美术思维以及美术精神的理解进行指导,对学生的感性体验进行激发。高职院校要进行美术复合型人才培养,必须将课程教学内容拓宽,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的目标。比如在课程开展中教师以手工制作、绘制儿童装饰画等实践替代速写、素描等不适合幼儿体验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充分将理论转化成日后工作的基础,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幼儿的特征。多元化的课程教学对于学生的教学技能、管理能力以及素质的培养都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开展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课程时,学校可以以幼儿园教育为基础创设出更具有实用性的课程,形成与学生未来实践教学相关的课程体系,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成就感。
        二、加强实践操作,强调继承创新,突出动手能力
        通过传统文化艺术在美术课程中的渗透,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掌握和运用。课程设计要强调中原传统文化艺术的渗透,如结合湖湘本土文化开发一些美术课程:欣赏、评述领域的课例有《泥塑大世界》《乡里乡亲看皮影戏》;造型、表现领域的课例有《湘西木版画艺术》《故乡的铁塔》;设计、应用领域的课例有《变废为宝-麦秸的新变化》;动手、实践领域的课例有《火红的剪纸》(剪切);综合、探索领域的课例有《欢欢喜喜过大年》。实践证明,只要课程设计合理,课堂教学是很容易达到理想效果的,气氛活跃,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和感动。
        利用多种美术手法,如绘画、书法、雕塑、泥塑、版画、剪纸、篆刻等,通过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将中原传统文化艺术渗透入美术课程中。例如用绘画创作表现不同的中原传统文化艺术。我们可以通过故事配画、童谣配画、诗配画的形式,把中原传统文化艺术形象地表现出来,体现了传承创新的时代潮流,在传承中延续、在创新中发展!故事配画,故事配画是让学生运用不同方法和手段,表现不同故事情节或意境。


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受到教育和启发,如根据历史典故《司马光砸缸》《岳母刺字》等,让学生发挥想像,用绘画的形式反映故事情节,通过师生互动,把所画内容整理编撰成连环画或组画,再配上文字,一本自制连环画就完成了;童谣配画(儿歌),童谣所表达的是孩子最单纯、最开心的游戏生活。读童谣、画童谣,拉近了文字与绘画的距离,例如,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寓教于乐,情趣盎然;诗配画,将诗词美好的意境通过绘画来展现,这种诗画的结合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更能形象地展示诗中的意境,如,古诗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另外,通过了解甲骨文、临摹拓印学习书法,比如写春联,家门口写“出门见喜”“恭贺新年”,压水井写“川流不息”,米缸面缸写“五谷丰登”,猪圈鸡圈写“六畜兴旺”;折叠剪切、继承创新剪纸艺术。
请进来、走出去。如聘请艺术、考古、文博、非遗传承人等专家学者,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开设传统文化艺术专题讲座;校内为学生建立、提供各类美术工作室和实践场所,或建立校外美术实践基地,聘请美术家或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担任指导,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机会。
        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在高职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以生活中的事物作为美术创作的素材,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例如,在学前教育专业儿童主题画创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如“我爱中华”“春天的脚步”“我爱我家”等主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通过观察生活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展示儿童主题画与儿童简笔画的作品图片,让学生找出这两种作品在创造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散思考方向,留给学生自我观察和思考的过程,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和探究性,通过让学生观察对比,达到锻炼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引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去幼儿园进行体验,让学生观察幼儿教师创造的儿童主题画,让幼师讲解在创编过程中的灵感和经验,经过幼师的介绍和讲解,学生可以找到自己在儿童主题画创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前艺术教学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项关键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关系到一大批高素质艺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值得关注。因此,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必须充分把握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艺术教学的特点,根据社会发展趋势改革其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此外,为了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艺术教学的有效性,高职院校艺术教师必须积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广大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在有效的教学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马敏娟.试析高职学前教育视域下美术教育专业现状及其教学改革路径[J].现代职业教育,2020(17):76-77.
[2]郭超群.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探讨[J].戏剧之家,2019(13):217.
[3]韩冬.关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J].明日风尚,2018(22):2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