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郭琴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8月   作者:郭琴
[导读] 数学是时代进步动力,是其他诸多理科知识的基础。随着时代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劳动教育的内涵也深入到了数学教学中。

甘州中学 甘肃张掖    郭琴  734000

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研究 》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GS [2020]GHB4041)
摘要:数学是时代进步动力,是其他诸多理科知识的基础。随着时代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劳动教育的内涵也深入到了数学教学中。而劳动是人们创造财富,对世界进行改造,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的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将成为一种常态。基于此,笔者将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劳动教育;教学策略;教学观念
        引言:无论我们国家还是社会都非常希望学校能够培养一群"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的优秀学生,希望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步入社会都有所作为。在数学教育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劳动教育,注重劳动教学过程,无论是在讨论还是做题,教师都希望学生享受过程,在劳动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要太在意结果。新课标要求将劳动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不管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将提出一些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加入劳动教育
        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许多小学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如何培养学生劳动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明显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基于信息时代和国家新课标的教学发展战略要求,教师应该不断改善课堂教学方式,,不拘泥于传统教学模式,渗入更多的劳动教育内涵。教师应该多给学生创造机会和平台,给予学生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在遇到困难的题目时会自己思考,并且能合理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圆的半径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去寻找生活中的圆,如学生和父母一同去菜市场、去游乐园等这些地方寻找,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描述他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圆形物体。这种先让学生参观实物然后再告诉学生公式和定理,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课本上的知识,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对问题的思考更加全面,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提高,教学质量也会明显提升。另外,教师应在课堂上掺入劳动能力培养教学,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在不断的劳动与实践中明显提高,那么教学质量也一定会明显提升。另外,教师们也应该深刻改变传统观念,在教学中认真负责,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做人做事,让学生懂得“劳动光荣”的道理,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风范。[1]
        二、学生参与数学教学,在劳动学习知识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要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将劳动教育内涵融入到数学课堂中。例如,教师在讲解圆时,可以让学生先课下预习,给学生一些问题或者提纲,围绕着问题或提纲来进行预习。当然,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共同制作教学的模具,让学生在这些劳动中体会数学学习的巨大乐趣,让学生对圆的认识更加全面。在课堂上老师在进行讲解时,教师要讲解一些经典的例题,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及时复习。预习,上课,复习这样才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注重教师和教师之间的合作,促进劳动教育全面开展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与别人相处,在困难面前再也没有一个学生真的可以独善其身。在劳动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之间一定要更加善于交流合作,相互学习交流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共同努力打造劳动教育的环境,让其内涵融入到数学课堂。许多年轻人的教师在刚上岗时数学教学融入劳动教育的综合能力还不足,需要一些老牌的教师对这些青年教师工作进行一定的专业指导,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例如,如果一个年轻教师参加一个课堂讲课比赛,他就可以邀请一个高级教师对他进行指导,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力更加集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接收和理解知识、怎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等等。另外,各任课教师之间也要相互协作,建立合作关系,和睦相处,善于合作,共同努力,对班级的学生负责,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如果班级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有异常时伸出援手。
        四、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体会劳动乐趣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主角,小学数学教学要从每个学生的劳动教育角度,从每个学生自身知识收获出发,教师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在数学课堂上劳动的心得,有时候一个学生之间相互教授比起教师教授给学生的效果更加好,让学生从合作学习中相互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目前,在许多高等学校,小组自主学习的方式深受广大高校师生的欢迎,特别是对于数学这个学科。首先,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然后通过竞选的方式选出小组长来负责本组的同学。例如,教师在讲解长方体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讨论什么是长方体,生活中有哪些长方体等问题,小组长要积极主动承担领导责任,带领组员一起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在提问时可以用计分奖励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供给学生机会和平台,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表现自我。无论是在哪一方面,交流合作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通过交流能让学生感受到劳动教育的魅力所在,能在劳动中找到高效的数学学习法。[2]
        五、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环境对一个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生活,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在一个恶劣的环境中生活,人与人之间不好的行为习惯也可以相互影响。教师要注重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与学生一起建设一个班级作风优良、学习氛围好、学习成绩优异、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班集体。另外,在创设教学环境过程中,学校也要积极参与到其中,不仅一个班的教学环境要做得好,要把全校班级的教学环境都做到最好,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校认真学习,家长才能更加放心,社会对学校也会更加信任,学科教学质量也会明显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才能更上一层楼。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是新课标对数学教育教学的新要求,小学时期是一个人的人生重要的一个阶段,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个时期,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符合未来教育教学的要求和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拼搏出出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李丽,鲁晓红.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途径与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0(20):78-80.
[2]朱术磊.智慧·价值·文化:劳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内生意义[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19-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