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8月   作者:陈晓
[导读] 口算是日常生活中所必备的一项技能,在小学阶段掌握良好的口算技能可以为今后笔算、计算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保全小学   陈晓

摘要:口算是日常生活中所必备的一项技能,在小学阶段掌握良好的口算技能可以为今后笔算、计算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口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能力;培养途径
      小学数学的口算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记忆和思维来促进学生计算能力和计算效率的提升,在数学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口算这种计算方式。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锻炼和提升,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估算、笔算的正确率。基于此,本文将从联系生活实际、多样化计算方式、培养学生计算习惯等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信心。
      一、结合实际生活,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的学习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的。计算结果对于数学运算固然重要,但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更要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运算形式,这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实际化,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以及运算的规律。
      例如,教师在进行“十以内加减法运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如下教学情景:小明在家帮助妈妈做了很多家务,妈妈奖励了小明八块糖果,小明分给了朋友两块,妈妈又给了小明三块,那么小明现在共有几块糖果呢?创设生动的、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及其口算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运算形式多样化,激发小学生对口算的热情
      在整个数学的学习中,口算都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和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应用多样化的运算形式,使原本枯燥的教学生动化、形象化,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计算的热情和信心。多样化的运算形式不仅能够丰富教师课堂教学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能够进一步满足新课改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标准。
      1.强化学生的视算和听算,促进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要想全面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基础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当天的教学内容来设计有关的运算题目和计算练习,有效提升学生口算和心算的正确率。此外,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利用3~4分钟来对学生进行视算或听算的练习提升,让学生将题目的计算答案写作专门的练习本上,课后由教师或学生进行相互订正,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口算训练的积极性,为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2.巧用抢答,合理利用教学实践
      为了合理化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和资源,教师在课前可以将一些简单的口算题目写在小黑板上或是设置成专门的题卡,在课前让学生进行抢答。


一方面能够有效调节和活跃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开始学习之前充分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此外,对于抢答积极、回答正确率较高的学生,教师要提出表扬,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一些不好意思回答,或者答对率较低的学生,为了避免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肯定和鼓励,培养这类学生参与抢答以及学习数学的信心。巧用抢答练习,不仅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敏捷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还能够有效实现对学生口算能力的提升。
      3.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口算竞赛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较为新颖的一类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师在提升学生口算能力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口算竞赛,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运算的热情。首先,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并将事先备好的题卡分发给每个小组,由小组成员自行分配任务、共同完成运算。最后,根据每个小组完成题目的时长和正确率来进行评比。获得名次的小组得到相应的奖励,最后一名的小组就要接受惩罚,为全班表演一个节目等。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口算能力能夠得到明显的提升,还能够锻炼学生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让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更加具有教育价值,一举多得。
      4.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新旧知识对比练习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忘性大、难理解等都是他们的主要学习特征,对于学过的知识点,如果不进行系统的总结和记忆,他们很快就会忘记。基于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角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习需求来调整自身的教学计划,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对学生口算能力进行锻炼和提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新旧知识的对比和练习。
      例如,教师可以进行乘法与除法的对比、减法与加法的对比等。通过科学的对比练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复习学过的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新知识。通过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对于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及提升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口算习惯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除了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之外,更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用亲切、平等的态度来面对学生。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合理分析学生在口算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进行反馈和调整,谨慎、耐心地对待学生的口算训练,强化学生对口算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最后,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改掉粗心大意的坏毛病,促进学生严谨性的而培养,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需要教师不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调动学生口算训练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其口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反应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温艳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07):123-124.
[2]张丽霞.多样化教学提升小学高段数学口算能力[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24):23-24+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