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课堂数学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和桂梅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8月   作者:和桂梅
[导读] 数学核心素养是以数学课程教学为载体,基于数学知识与技能而形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心理学角度讲,这里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指一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处理问题的态度、风格,内化于心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内隐的思维能力,等等。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黎明完小  和桂梅  674116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是以数学课程教学为载体,基于数学知识与技能而形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心理学角度讲,这里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指一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处理问题的态度、风格,内化于心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内隐的思维能力,等等。而这种隐形品质和能力的培养需要浸润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课堂数学活动的思考与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课堂;数学活动;思考与实践
        引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成绩斐然,从对先进教育理念的接受、悦纳,到努力践行于课堂实践中,无不体现着教育工作者为之付出的努力与热情。然而在听课调研中,仍能感受到教师因缺少践行理念的策略和方法而产生的内心焦虑,课堂上虽有动手操作的环节,但思考力不足;虽有合作学习的形式,但思辨性不强;教师用自以为体现新理念的“满堂问”替代“满堂灌”,并未达成提高质量,促进发展的目的。为此站在发展核心素养的角度,重新思考、界定小学课堂数学学习活动内涵、特性及组织结构,对落实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自提出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其核心思想和具体内容也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发展,它指的是学生在接受教育教学的各个阶段中,所需要学习和形成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品质与能力。综合各专家、学者的思考成果和笔者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应用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简单的数学空间观念等素养,即学生在小学阶段经过数学教学,能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数学思维进行交流、计算、思考问题,将这些核心素养融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同时还要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真正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从而形成出于内在需求的学习动机。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一)以有效的活动任务为统领
        学生的数学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之为任务(项目)学习,即以完成某一学习任务而开展的学习活动。尽管学生发现、探究的对象是人类已有的认知成果,但让课堂成为浓缩人类文明衍生的舞台,使学生切身经历数学结论的发现、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对形成学生综合性能力与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学习任务统领学生的学习活动,可提高学习质量和活动质量。



        (二)依托游戏活动,培养核心素养
        游戏活动是基本的教学方法和载体。心理学家艾里康宁关于儿童主导活动发展阶段的理论认为,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期和学习活动类型期的转化过程。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游戏活动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在课堂中游戏营造十分有趣的趣味情境,能有效防止课堂上的精神分散,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激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关于数学核心素养我们清楚地看到,现在的课堂不再是以知识技能的落实作为唯一目标,更加注重学生数学关键能力的培养以及因数学学习而获得的意志品质,更多的体现在润物无声的浸润与培养。
        (三)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内容来源于实际生活,学生接受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仍是回归生活,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因此只有结合现实生活的教学才能使核心素养得到真正落实。数学教学亦是如此,它来源于生活,最终还要应用于生活,只有将课堂教学结合生活实际,才能让学生逐渐领悟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将数学学习融入日常生活当中,使其数学实践能力等素养得到锻炼和落实。在讲解小学数学知识时,如果只是运用书上所给出的抽象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这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随处可见的物品,或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有关物品,结合书本知识作出总结,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能被调动起来,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四)以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为途径
        课堂上的数学活动在核心任务的统领下,可由2-4个具有逻辑递进关系的系列活动组成,且活动方式亦可结合具体内容灵活确定。尤其随着课改深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理念倡导下,大家对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情有独钟。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确实有许多知识内容需要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也存在如“克与千克”建立量感的内容,需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然而探究式、体验式学习方式并不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唯一途径,而是需要结合知识内容以及学情,灵活运用恰当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改和素质教育推行与落实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同时,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也日益显现出来。尽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教师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注意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教学形式,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就一定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卫慧琴.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7):55.
[2]林娟.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对策研究[J].中华少年,2020(19):48-49.
[3]方洁芝.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模式探究[J].新课程,2020(26):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