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教育音乐教学中的美育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8月   作者:吴小虹
[导读] 音乐美育教育是初中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其独特的功能。比如,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体态形态美、演唱演奏的情感美,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

德化第一中学鹏祥分校   吴小虹

摘要:音乐美育教育是初中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其独特的功能。比如,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体态形态美、演唱演奏的情感美,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它既能树立正確的审美观,丰富联想、开启智力、活跃思想,又能鼓舞气势,奋发向上,激发创造、影响世界观的形成。那么它是怎样在教学中体现与渗透的呢?本文对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教育;音乐教学;美育
      一、 前言
      研究美育的价值:美育及审美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审美教育现象以及普遍的规律,所以美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美育现象及其普遍规律的科学,美育的基本理论包括美育的性质、特点、任务和功能;美育的实践和实施包括美育的媒介、途径、实施原则和方法以及施教者的审美素质;美育学是探索人类如何美化自身的科学;美育学与美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艺术学都有较大的关系。
      二、 初中学校开展音乐课程的必要性
      音乐课程是初中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艺术素养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利用音乐课程提升初中生的音乐素养是现代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要求。国家对初中教育十分重视,对初中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初中学习对音乐教育也应重视起来。在初中艺术教育课程中,音乐课能使学生增强表现力和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竞赛境界都能得到提升。其次,利用音乐课程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是学校美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初中学校要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德技并重”的综合素养的人才。学校通过音乐进行美育教育,就能够提升初中学生社会竞争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最后,利用音乐课程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是学生自身终身发展的要求。初中学生在求学成长的过程当中,接收到音乐课的教育,能够陶冶情操,树立自信心,这也是音乐课的价值体现。提升初中学生的美育素养,无论是学习还是今后工作都能带来一些竞争的资本,这本身也是学生自身终身发展的要求。
      三、 美育教育概述
      音乐美育,也叫“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培养人对于自然界的美、社会生活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及爱好、情感的教育。它的教育功能、价值功能、政治功能,都在那音响流动的每一瞬间展开实施着,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绪、情感、情操以及性格的变化。从而激励人去塑造多彩的人生和健全的人格。而初中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应该是艺术类科目(即文学、美术、音乐),文学、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虽然都有各自独特的艺术发展规律,有不同的内在结构和表现形式。
      四、 初中学校音乐美育现状
       (一) 初中学校对音乐美育重要性的认识令人担忧
      目前,不重视音乐活动的开展,认为音乐教育可有可无、音乐教育只是少数人的教育等不正确、不全面的认识,在初中学校还是比较普遍的。
      为了尽可能地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受专业技能教学,很多学校将音乐课排除在课程体系之外。


而有的学校仅仅从高考或技能竞赛的角度来考虑培养少数音乐特长学生,这些学校对音乐教育的投入是为了追求短期效果和扩大影响,其音乐美育受益的也只是极个别学生。
      而大部分开设音乐课程的初中学校在常规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往往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很多学校音乐教学设施紧张、教学设备短缺、专业教师匮乏,甚至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课的。而音乐课的地位显然是末等的,往往是课时不足时才会安排音乐课补救。设备短缺、师资匮乏、地位低下,导致音乐教学活动空洞乏味、活动参与率低等结果,使音乐美育在初中学校陷入恶性循环。
       (二) 初中学生的音乐素养不高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初中学生艺术欣赏水平低、表现力差、演唱水平不高、没有美感,对世界名曲和著名音乐家的了解一片空白。乐理方面的知识也是了解甚少,民族音乐知识也常常张冠李戴。
      五、 初中学校应当积极推进音乐美育的深入实施
       (一)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针对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我们在音乐课上应适当引入多媒体课件,可以使课堂融声、像、情于一体,更富有魅力,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起学生的共鸣,不仅能使学生学到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还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品格。
      首先,明确音乐课程目标体系。教师要明确初中音乐课程标准,特别是其中的课程目标。初中音乐课程目标就是要明确音乐课程目标体系通过聆听、欣赏、感受音乐作品,了解多种音乐的形式;并学会分享作品,理解其中音乐内涵和表现技巧,从而让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其次,教学内容整合,体现教学内容多元化。信息时代的发展,我们要避免教学内容的落后,要利用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利用方言资源的丰富性,教学内容可加入本地戏曲、山歌等多种元素。教学创设的场景要多样化,可加入拉、弹、奏、唱、跳、诗配乐等形式,让学生的音乐潜质得到发展。音乐课堂具有时代发展的特性,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再创新的能力,并让学生的自信心建立起来。
      最后,创设良好的环境。在音乐课堂教学需要采取多样灵活的教学互动。这就需要具有音响设备、录音设备、投影技术、多媒体视听结合为一体的课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挑选出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对应的音乐作品,选择一些积极向上,符合时代精神的作品。在学生已具备对音乐的理解,掌握一定的听辨能力后,利用相关的声乐设备,组织音乐比赛,让学生上台演唱歌曲。? 
        六、 结语
      综上,音乐教育在初中学校美育中的作用较多,尤其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个性自由、和谐发展、完善人格等多方面的提升。因此,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必须重视音乐教育在美育中的作用,才能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的。
参考文献:
[1]黄秀聪.浅谈音乐教育在初中学校美育中的作用[J].艺术品鉴,2015(06).
[2]兰革.浅谈音乐教育在初中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