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课程如何通过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期   作者:孙明哲
[导读] 创新能力与思维的培养越来越成为当代教育的主流教育方向

        孙明哲
        南宁师范大学
        摘要:创新能力与思维的培养越来越成为当代教育的主流教育方向,因为学生将来要面对的社会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与思维,在这种情况下,音乐课堂在以美育教育为主的前提下要运用音乐艺术的魅力,多样性等特点来引导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用于创新。不仅在音乐课程中提高自己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也要善于独立思考,懂得分享,善于欣赏,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要发挥终身学习的师德不断地提高自己,来顺应当代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手段与先进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做到抛砖引玉。更要坚持原则,做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忽视原本的教育初衷,做到党对广大青年教师呼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国家培养创新性人才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关键字:创新能力;音乐课程;教师

一、了解学生的创新性
        通过音乐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从根本上提升其创新能力。而且中学阶段正是学生快速成长的时期,接受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都很强,也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在中学时期的音乐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当引起人们更多的重视。
        乐教学环节所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与教学环节的联系越来越密不可分。
二、教学环节的设计
(一)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是教案设计的开始,可以说教学准备的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当代课程理念这些因素的准备就为教学的整个过程奠定了一个基调。教学准备虽说是教师的准备,并没有和学生发生直接的关系,但是教师在设计思考时就要在这些准备中体验出为学生创新性思维引导或是激发的一个体现,同时也是一种简单的提示,让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忽视在既定环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导入
        导入环节是当代各种课程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使用较多的是运用在音乐主体教育之前来导入新课,以及在综合课型中转入不同的教学内容。常见的导入方式有复习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演示导入法、节奏导入等。也是增加课堂趣味,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只有先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才能进一步的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情景设计
        情景设计的运用如今可以说是融入了教学的各个环节,这里主要是对音乐课程教学主体内容进行的情景设计。教学情景的设计首先是为了更好的使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其次是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音乐欣赏与审美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兴趣。更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的目标(三维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角度来说,在情景设计中创新能力的体现更多来自教师,当然这里依旧是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合理引导辅助”的理念,教师所有的教学设计可以说是一种抛砖引玉,让学生率先体验到教师教学的多样性与发散性,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下自主的去开动思维去学习与思考,同时教师要更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也是为下一教学环节做准备
(四)拓展
    拓展环节可以说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延伸,是学生创新思维不断发展和彼此碰撞的环节,通过之前的准备与学习,学生可以将自己更多的想法与思考进一步的提升与分享。拓展环节可以通过学科综合,弘扬民族文化,融入现代化或是当代热门思潮的方式,拓展学生的眼界,开拓学生的思维,巩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等多方面的作用。
三、教师要求
(一)教师理念多样性与发散性的转变
        教师观念的转变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课堂更多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是课堂的辅助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学观念或多或少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应顺应当代教学观念多元化、分化的特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碰撞和文化的多样性而与时俱进。学习手段的丰富,使学校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途径。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
(二)创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土壤,良好的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从而产生无穷的创造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设计教案环节,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来营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不仅使学生尽快进入音乐情境并为之吸引,也能使学生引起情感共鸣。
(三)营造多种多样的音乐实践与创作
        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的魅力一部分就来自于音乐的创作。音乐课堂原本应是动态的、富于变化的,音乐的学习不存在统一的体验、表达与理解方式,而应该是多样的。因此, 教师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比如,用语言、动作、表演、舞蹈、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 增强教学效果
        在现今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教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不能盲目的运用,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乐曲中乐器的音色及蕴涵的情绪。
     
四、学生参与
(一)创新学习方法, 跟随教师引导主动参与,勇于创新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也要去主动配合教师的辅导与引导,教师合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法,尊重学生意愿,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生要主动积极参与到创新中去。这样,学生在不断学习音乐和感受音乐的同时,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加强。
(二)挖掘自身潜能, 促进创新
        通过音乐教学上的多样化,丰富学生自身的想象力,使自己逐步养成勤问善思好学的良好习惯,挖掘自身的潜能,加强自身思维创造能力的发展。
(三)积极课堂互动,拉近师生距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者与辅导者的作用,多与学生进行分享与互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同时,学生也要积极的参与其中,要敢于思考,勇于分享,分享过程中也使自己学习到其他学生的观点。拉近师生距离,也使课程进行更加高效与顺利。
参考文献:
[1]吕其霞.新课程理念下中学音乐创新性教学策略[J].明日风尚,2017(21):107+114.
[2] 桑潇.中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 2007.
[3] 杨光磊.论中学音乐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J]科学教育, 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