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进生”转化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期   作者:陈绮潇
[导读] 在教育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后进生”,

        陈绮潇
        东莞市长安镇第二小学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后进生”,班级管理过程中,最难最苦的就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但作为班主任,我们不能放弃这些“后进生”,而应该寻找方法来帮助他们,因人施教,对症下药。用激励、重用和阅读等方法来转化他们。
        关键词:后进生     转化    方法    因人施教
        每个班总会有那么几个孩子特别让老师头疼,或许是成绩暂时落后,或许是行为习惯较差的孩子,又或许是时常违反纪律的孩子......这些孩子,就是我们所说的“后进生”。面对班上几个调皮捣蛋的几个孩子,有时候我总感觉束手无策,但是我想起校长曾对我说过的“方法总比困难多”这句话,我便不断寻找转化“转化后进生”的方法。而李镇西老师也曾经说:“一个好老师,要会转化‘后进生’。”[1]我立志当好老师,所以我必须要掌握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一、用另类幽默的方式激励学生
        所谓的“后进生”,平日里,不乏老师对其的责骂。可以说,他的身上已经产生抗体了,老师再怎么骂,他也觉得无所谓,他也习惯了。所以骂对这样的学生来说,已经失效了。那么,老师就要反其道而行。我班上总会有那么几个孩子拖欠作业的。一开始,我也是采取责骂的方式来教育学生,但是发现效果不大。后来改变策略,联系家长,通过家校联手来监督孩子完成作业,但是发现,家长也是通过责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所以仍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用。最后,我提出,如果今天的作业不完成,那么明天就做2倍的作业。一开始,为了让全部的孩子都完成作业,我特意减少作业量,但是还是有一两个顽固分子。有一次,小雯又没做作业。我故意在全班面前说:“我们班的小雯真勤奋、真爱学习,1倍的作业量和2倍的作业量,小雯选择了后者,想把知识点掌握得更牢固。”此时,我发现小雯的脸红了。受惯老师大声批评、责骂的她,感觉有点尴尬,有点不好意思。果然,第二天,小雯真的把作业做好了。有一次,我听到两个孩子在讨论,他们说:“再集多一张卡片我就可以换礼物了。”我忽然灵机一动,我心想,我也可以采用作业积星兑换奖品制。在作业中,凡是字迹工整,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完成优秀等都可以获得星星的奖励,积够一定货币星,就可以兑换有实质的奖励。使用了这个方法后,很多本来作业不积极或者偷工减料的孩子,为了取得星星的奖励,都积极地完成作业。从此,我们班的作业就好很多了。
二、发现闪光点,重用“后进生”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应该做一名能吃苦耐劳的淘金工一样,淘尽泥沙见真金,把后进生身上闪光的东西挖掘出来,展示他们优秀的一面。
        我们班有一个孩子成绩一般,从我接班开始,他就很喜欢“打小报告”,把班上各种小事大事都汇报给我听。本来吧,有这么一个眼线在班上是好事,但是这位孩子真的“事无巨细”,把所有的事告诉我。我但是就想:“这样的孩子,证明他是很积极于班上的管理的,所以我就顺水推舟,给了一个职务给他。

”有一天,他又来向我打报告,说班上一些小朋友的一些“坏事”,我跟他说:“小恩,你这么关心班上的事情,老师很开心,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经常把班上的一些同学很小很小告诉老师,有没有想过其他同学会不喜欢你?当同学发生这些事的时候你是不是可以选择去劝解他,让他改正,比来老师这里打小报告来得更有效?当然,你能把班上一些突发的事件告诉老师,这是很值得肯定的。老师从中也发现你很热心管理班级,所以老师想给你一个职务,让你当我们班的纪律委员,我相信你可以做好。”小恩很高兴地接下了这个职务,从此,我们班的纪律也变得好起来,文明班也是周周都拿到。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每一个孩子,真心接纳每一个孩子,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心中有爱,就能享受到工作的快乐,领悟到教育的幸福。
        班上还有一个学生,他很顽皮,经常违反纪律,也经常因为“多嘴”嘲笑其他同学而被班上的其他孩子投诉。每个孩子都是渴望被肯定的,但是有时候老师表扬他的优点,他并不会觉得这是表扬,也并不会认为这是他自己的优点。对于这个孩子,我想到了一个另类的转化方式。我送给他一个本子,他很疑惑,问我为什么,我就让他打开本子,上面写着“优点:1.活泼开朗,笑容灿烂。”他很不解,我告诉他:“现在,老师来跟你做一个比赛,你记录自己的优点,老师记录你的缺点,一个月后,看谁记录得多,谁赢了,就请对方去吃麦当劳。”为了赢我,他不断改掉习惯,形成好习惯。一个月下来,我给他的本子上真的列举了很多优点,而我的本子上真的只有几条缺点。苏霍姆林斯基说:“善意待人,对待学生要犹如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2]如果我们像父母一样地愿学生好,相信,我们会成为一名好教师,因为,内心会告诉我们怎么做。
三、用阅读点亮孩子的心灯
        优秀的教师首先是一个读书人。不读书的教师职业生涯,是一种可以无休止的重复和受难。缺乏教育教学智慧,以至于工作效率低,教育教学工作成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没有多大改进的重复,这样的状态自然是忙碌而毫无成就感的。教育教学智慧从实践中来,从思考中来,从学习中来。老师要阅读,学生更要阅读。在教育教学中,学困生一直都是教师工作的难点。苏霍姆里斯基提出一个新颖的建议:“阅读是‘困难’学生智力的教育的重要手段”。[2] 阅读,阅读,再阅读,它可以在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工作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这让我想到,我在平时的转化后进生过程中的愚蠢而无效的方法,总想着让这些孩子多认几个生字,多背诵几诗,效果并不好。现在,我知道了,越是学习困难的孩子,越需要阅读,而不是补习,不是没完没了的“督促”。用阅读点亮孩子的心灯,帮助孩子从“后进生”转化为优生。
        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虽然没有固定的方法,但我从“心”字做文章:细心——知心——爱心——耐心,认真地开展教育工作。我知道,把一个“后进生”变成优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我坚信,每个孩子都是故事,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用智慧的方法去解决,不抛弃、不放弃,因人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取得进步。把“后进生”转化为优生,让我感到很快乐,有超强的教育幸福感。
                                                 参考文献:
专著:
[1]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 [M].漓江出版社,2014.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