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教育教学的改进与实践措施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期   作者:钟伟明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渗透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钟伟明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萃文中学     514459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渗透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面临如何改进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挑战。因此,作为学校执行教育教学的引领者,必须坚持创新教育发展新理念,把进一步提高现代化教育建设与教学质量作为其根本任务,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措施,应对新时代的各种"新局面",全面落实现代化教育建设与管理创新,促进我们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创新
        前言   作为一个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执行校长,首要迅速改变单一、被动的思维模式,明确自身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充分发挥自己在管理线上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提高个人的眼见力,预见力、判断力、决策力以及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不断提升个人的创新能力。因此,为了在教育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氛围,彰显教育教学成绩显著成果,就有必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对策。
一、 以人为本,为教育教学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应该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明确管理制度,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为落脚点。学校管理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要以教师为出发点,在工作上体现学校管理对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了解教职工需要什么,为了什么而不断努力,在此基础上形成领导与教师“一条心”,从而上下拧成一股绳,全体教师共同为学校谋发展,确保学校管理有序进行。学校要改变对教师的“严管”制度,给教师营造舒适、宽松的工作空间,使教师的个性教学发挥到淋漓尽致,不断进行创造性教学,带动学生进行创新活动,促使学生创造、创新思维的形成,而非老套、死板的知识传授。
        落实教育教学工作中教职工的职责分配。掌握好每个岗位的职责划分,以便充分发挥各教学工作岗位的优势,提升教学管理的实质性,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均可以得到顺利开展。
        熟悉教育教学业务,遵循教学规律,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教育教学成绩是最能反映学校办学质量的验证之一,根据本校实际,作为教育教学决策者,有条不絮地进行决策,带领全体教师积极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教育、教学业务以及教学规律有准确的把控,做到集思广益;引导、鼓励教师注意收集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提升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质量。
二、注重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授课效率。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下的教育时刻提醒我们每一位工作者:学生是主体,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因材施教,分门别类,最大限度展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杜绝一言堂,满堂灌,必须限时精讲,在有限的45分钟内发挥学生无限的潜能,这是我们应该遵循的一个最新的教育观点。
        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注重方法,发展能力。新课标提出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探索,加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性”,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活跃课堂,达到“自主探究,聚焦课堂”的目的,比如课堂的引入可以通过唱歌或是游戏,教师的肢体动作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轻而易举融会贯穿基础知识,达到高效课堂状态。
        三、建立合理有效的教师管理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新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力量。
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师评价制度。

教师在进行自我评价过程中,逐渐了解和稳固自己在教书圈子的主体意识;巩固、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抵制懒惰和懈怠的行为,不断完善自我;把互评、自评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确保评价结果更加公平、公正。例如如下方案实施:教学成绩(期中考、期末考、质检或是月考)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优良率的排名;学年检测中的教案评比;科组中的优质课评比等,利用竞争机制和奖惩责任制的实施,达到总成绩获得前面的教师则可以优先享受各类考核的认定和评定。
        在管理的基础上,有效通过绩效充分体现出教师多劳多得。制度的改革能够激发教师自我奋进的热情,增加竞争的激烈,引发教师思想上的积极进取,行为上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显著增强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探索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大胆地利用现代化的工具来辅助课堂。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科技的发达,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不再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学校教育若要想能够取得好的课堂教育成果,就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遵循现代化教育发展,调整与完善和现代化教育相符合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通过运用互联网教育、多媒体、电子白板等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对课堂进行教学,使得学生掌握了相应的课程内容。
练师能,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好的教育离不开好的教师团队,为打造新型师资队伍,提高师资力量,我们应该把教师“送出去”,把专家“请进来”,成立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鼓励老师积极参与各种培训。
四、坚持执行“教研组”为龙头,“备课组”为主心骨的攻坚策略。
        教研组是学校管理部署工作最直接的部门,每一学科教师聚合在一起,教研组就必须承担优化教学步伐,担任起管理本组教师的重任。我们学校坚持执行以教研组为龙头,备课组为主心骨的策略,对本教师进行必要的监督与管理,帮助本组教师快速成长,自觉遵守学校纪律,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做好本职工作。
        备课组是一门学科的团队,是教研组的直辖管理单位,我积极倡导备课组切忌墨守陈规,制定“四个”指令:(1)有学科目标;(2)集体备课制度;(3)听课、评课制度;(4)资源共享制度。务必做到行事有计划、学科有目标、科组有竞争、对探究活动课程有记录、学科考试后有总结,学期结束有一定价值的阶段性材料积累。比如;我个人在教学管理中对备课组提出的一点:对阶段性考试中,各个备课组组长探讨在考后的成绩排位应该达到哪个层次?因此,学科成绩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考后分析由备课组组长进行发言和总结。经过几年的操练和执行,我个人认为这也形成了一套适合我自身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方法。
踊跃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比如:开展校内听课活动,行政携备课组推门课活动,这些活动都是以备课组为主心骨落实到位,同时也促进了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管理层鼓励教师之间共同参与、相互探讨、相互进步,发挥着扬长补短的作用,达到教学精益求精的目的。狠抓教学常规检查,摒弃形式主义,落实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
五、加强家校结合,共谋教育发展。
        开拓家长育人意识,提升“站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不仅要有一致行动,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家校联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股强大的洪流,为教育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切实为青少年的发展筑牢“地基”,实现我们共同的愿望,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地享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温暖的爱,共同为教育谋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初中教育教学水平的质量,我们就必须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切实把教学管理工作做好、做扎实,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校的教育质量有保证,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梁满英  浅析中学教育管理质量提高的策略[J]文史资料。2005(5)
[2]王大位.现行初中学校管理模式及其改进探析[J].学周刊,20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