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原则和策略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期   作者:杨高强
[导读] 分层教学模式是根据学生在认知水平和个性方面的不同

        杨高强    
        安化县思源实验学校        413000
        摘要:分层教学模式是根据学生在认知水平和个性方面的不同,分别从教学目的、课后练习和评价方面进行分层学习,让学习建立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能够在符合其认知的范围内学习。本文首先阐述了分层教学的实施原则,然后从授课分层,练习分层、多媒体辅助,合作中让不同层次学生发挥所长等方面,探讨了分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策略。
        关键词:分层教学;应用原则;策略

一、分层教学的实施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新课程进程逐步推进的背景下,在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人公位置,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分层教学作为当下新课程所倡导一种教学理念,需要严格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原则,也就是在教学中要完全摒弃填鸭式的教学,创新尝试应用合作、互助和探索的教学模式,在彰显学生主人公位置的前提下,极大程度上激发其能动性。教师要学会适时改变自己的角色,在不同的情景下分别做好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去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智慧,创设出良好的独立、民主、融洽的学习气氛,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公。
(二)差异性原则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而实施的教学模式,秉承差异性原则也是最根本的要求。教师要能够清晰的明白学生的学习水平情况,一方面要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进行了解,另一方面还要调查学生的学习特点、思考方法和学习成效,一定程度上确保划分层次的公平、科学。比如有很多男生的基础不牢固,成绩相对较差,但是往往导致其排名靠后的却不是智商,一部分男生的智力非凡、消化知识的能力很强;而有很多的女生虽然学习非常的努力,成绩也是名列前茅,但相对来说在抽象思维能力比不上男生,在某些学科的学习中不占优势。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划分层次时,教师要全方面的考虑各种因素,一定程度上保证层次划分的公平、科学。但实际上学生的能力状况和各方面差异都有着动态特点,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教师要密切的注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个体开展有效的指引和辅导,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在不断缩小班级学生差距的基础上,从而实现一起提高和进步的目的。
(三)激励性原则
        好学生是激励出来的,好成绩是被夸奖出来的。分层教学模式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合适的学习目标,制定出相应的学习内容和练习,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测试,所以即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会不尽相同,但一定程度上在测试分数和心理感受上也大致相同。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和分数增长中,可以体会到自身的长进和收获,同时进步带来的自豪会为学习注入信心。
教学评价也要秉承着赏识、激励的原则。对学生的评价要联系不同层次学生的对应学习目标,对优等生可以从他们的长处和优势方面进行激励;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肯定他们的进步方面,让他们忽视与别人的差距,同时从教师的激励中获取继续前进的动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保持锲而不舍、百折不挠,从而一定程度上实现班级整体的进步。


二、分层教学在教学中的策略
        (一)授课分层,练习分层
        在课堂上开展分层授课是颠覆传统模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而且还要注重班级中所有学生所处的不同层次,一定程度上去完成分层教学目标。同时在讲授比较基础的教学内容时,教师也要针对性对学生分层提问,让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还可以适当的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按照层次分组来讨论不同难度和层次的课堂问题。
        毋庸置疑分层练习也是实施分层教学不可或缺的步骤。教师要及时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有效的为他们解答在学习中出现的困惑和疑难问题,从而大幅度的强化教学的效率。所以教师要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一定程度上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效,并且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分层练习大致上可以设计为巩固性、拓展性和提高性的练习,比如在设计练习时,巩固性的练习可以是比较简单的选择题,让处于较低层次的学生也能回答正确。然后可以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巩固性练习,并且指引学生发散思维、开拓思路,在能力突出的学生回答完提高性的练习时,可以根据学生创新性的回答来开拓思绪。
(二)多媒体辅助,合作中让不同层次学生发挥所长
        为了让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提高,教师要善于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能够投入的进行思考和探究。比如在进行教学实践时,教师可以借助“爱动脑筋的小猴”故事进行新课内容的导入,可想而知,不管是什么层次的学生都会被这种趣的故事所吸引,从而让教学能够顺利的进入下个阶段。合作探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更加宽广的成长空间。一方面要发展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而通过合作探究可以让学生增长的知识和经验,还能够在合作中获取学习知识的成就感。教师要引导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和其他人进行交流,在探究中汲取其他人身上的经验和长处,纠正自身的缺点,同时在的课堂上,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实际情况组建合作小组,挑选具有领导、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来设计教学目标,并且精选一些适合合作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相应的教学问题进行合作、讨论和发言,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素养。
三、结语
        分层教学模式是根据学生在认知水平和个性方面的不同,分别从教学目的、课后练习和评价方面进行分层学习,让学习建立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能够在符合其认知的范围内学习。教师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而且还要注重班级中所有学生所处的不同层次,一定程度上去完成分层教学目标;教师要引导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和其他人进行交流,在探究中汲取其他人身上的经验和长处,纠正自身的缺点。
        
        
        
参考文献
[1]夏立标.分层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01):137-138.
[2]薄媛媛.尊重个体差异,体现游戏之乐——初中体育教学分层指导[J].田径,2021,(01):81-82.
[3]陈静.分层教学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促进研究[J].考试周刊,2021,(01):95-96.
[4]周来荣.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文理导航(上旬),2021,(01):37+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