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如何运用创新理念进行班级管理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期   作者:赖瑞滨
[导读] 班级管理是促进班级教学质量提高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

        赖瑞滨
        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鹏祥分校  福建泉州  362500
        摘要:班级管理是促进班级教学质量提高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展高效的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日常工作的重点,也是教育教学的难点。尤其是对于初中时期的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成为了共同关注的问题。因为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在叛逆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开展班级管理的难度要远远高于其它时期。初中班主任要注重创新班级管理理念,结合当今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班级管理,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为初中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策略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质量和教学观念直接影响到了班级管理的效率。初中班主任要发挥好自身在班级管理中和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在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和观念的同时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但是从现阶段的初中班级管理现状来分析,部分班主任并没有认识到班级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和作用,也没有认识到创新管理理念对班级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所以依然采用着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班级管理。这就导致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较多,比如下面几点。
一、现阶段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班级管理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现阶段的初中班级管理现状来分析,部分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并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班级管理的目标一般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在这种管理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和实施教学的时候都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为重点。这就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虽然考试成绩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但是并不能真正的发挥班级管理的作用和优势,同时也无法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这种没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班级管理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在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班级管理模式中,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整个课堂教学似乎成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渠道”,完全没有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久而久之还会影响初中学生的综合发展,更别提创新班级管理理念了。
(二)管理制度和管理观念落后以及陈旧
        班级管理制度的落后是现阶段初中班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认为只要学生考试分数高就是好学生,自己就可以完成教学目标,所以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时候几乎都是参照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仅如此,这种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班级管理制度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学习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显然这种传统的管理制度不能满足当今学生的学习需求,甚至还会影响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也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初中班主任创新班级管理理念的重要性
        初中学生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班主任承担的责任较重。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而言,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最多的人除了家长就是教师,所以班主任的一举一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再加上当今学生接触的事物较多,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发生的变化较大,初中班主任不能在使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管理,而是要注重班级管理理念的创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进行班级管理,以此来促进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也在积极的进行改革和创新,班级管理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也要积极的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此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初中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的创新无论是对新课改的实施还是对学生的综合发展都起到了深远的意义。
三、初中班主任运用创新理念进行班级管理的策略
(一)在班级管理中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想要创新班级管理理念首先就需要围绕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突出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比如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时候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学生的参与和教师一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从而使班级管理制度更符合学生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以此来做到初中班级管理的改革和创新。除了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之外,班主任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也要注重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进行,比如有的学生偏科,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关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还有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中,教师都要注重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进行班级管理,因为不同学生在成长和心理发展中存在较大的差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班级管理不失为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初中班级管理改革和创新的体现。
(二)创新管理制度和完善管理办法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所以班主任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和管理作用,不仅要开展个性化的班级管理,还要注重对原有的班级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就像我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带领学生解析了传统班级管理的优点,当然对其中的缺点也进行了分析。当对现有的班级管理制度进行了分析之后,组织学生专门召开班级管理的主题班会,然后和学生一起对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修改。比如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要求学生们按时完成作业、但是在现代化的学习模式中作业形式发生了变化,很多作业都需要在网络上进行,和学生们一起商讨如何修改这条管理制度。其次,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要求学生将精力放在学习上,避免学生们接触互联网信息技术,但是在新时代教育的背景下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对教学的开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所以这条管理制度也要进行修改。通过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来创新班级管理理念,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三)做好班级管理的总结和评价,促进管理效率不断提升
        总结和评价是及时发现问题和改正问题的重要途径。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创新和改革中要注重做好总结和评价,通过总结和评价来发现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积极的探索解决的方案来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实现班级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例如在我在开展班级管理的时候首先加强了对学生们的观察,其次对我在班级管理中采用的管理方法进行了总结。然后和学生们一起探讨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积极的探索解决的方案,就像以前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会采用批评的方式进行教育,但是在管理模式和观念创新之后加强了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注重采用沟通式的方法进行班级管理。当然,这也不能缺少学生们的评价,不管是我对学生进行评价,还需要学生对我子在班级管理中运用的方式进行评价,以此来不断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做好班级管理的改革和创新。
结束语: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班主任班级管理效率直接影响到了班级的发展,也影响到了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在初中时期,因为初中学生正处在叛逆期,所以初中班级管理难度较大,这也是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和教学中承担的责任。因此,作为初中班主任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注重班级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从而促进初中学生的综合发展,也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运星.在沟通的基础上管理,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8,(4).31-32.
[2] 刘会本.关于教育服务理念和小学管理理念的转变研究[J].中外交流.2016,(31).288.
[3] 叶彩笔.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渗透措施探讨[J].求知导刊.2019,(8).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