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课堂自控与管理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期   作者:郭凯亮
[导读] 针对小学生而言,对其课堂自控以及管理能力加以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郭凯亮
        禹州市夏都街道办事处万寿宫小学  河南 禹州 461670
        摘要:针对小学生而言,对其课堂自控以及管理能力加以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小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自控能力,才可激发其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对学科知识进行学习,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所以,教学期间,教师需认识到对小学生自控能力加以培养的重要性,着重培养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进而促使小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旨在对培养小学生课堂自控和管理能力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为实际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自控能力;管理能力

        前言:所谓自控能力,就是个人对于自身动态、兴趣以及意志这些方面加以控制和调节,即可以实现自我管理。而且,自控能力是学生自觉进行的力量,并非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后天学习逐渐形成的一种能力。一般来说,自控能力具有一定层次性,可以让小学生对自身性情以及脾气加以控制,有效培养其自主能力。为此,对培养小学生课堂自控和管理能力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培养小学生课堂自控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意义
        实际上,自控能力就是学生对于自身心理、思想以及行为表现加以管理、调控以及安排。小学生自我控制以及管理值得是小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做出协调自身、小组以及班集体这种能力。
        进行教育教学以及班级管理期间,小学生自控以及管理能力属于重要内容,拥有重要意义。
        第一,小学生自我控制以及管理乃是班级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在班级当中,小学生处在主体地位,同时也是独立个体,小学生进行学习期间的方法、习惯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全都存在差异,对小学生自控以及管理能力加以培养,有助于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教育。
        第二,小学生进行自我控制以及管理,有助于提升其自我教育以及独立能力。对小学生自控以及管理能力加以培养,可以提升其独立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小学生实施自我管理,可以提升其潜在能力,并且为小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奠定基础。而且,还有助于小学生对自己进行深入、全面了解,明确人和人之间具有的合作关系,进而发挥出集体精神以及合作精神,为培养出社会化的综合人才奠定一个坚实基础。所以,进行教育教学期间,教师需着重培养小学生自控以及管理能力,这样才可促使小学生全面发展[1]。
二、培养小学生课堂自控和管理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
        实际上,习惯是通过反复训练逐渐形成的一种自动化的行为。针对小学生而言,行为方面的协调性比较差,而且认知水平比较低,假设缺少正确引导,难以形成正确行为习惯。所以,在小学时期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堂行为习惯与自控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为此,要求教师无论在教学或者平时生活当中,都需要突出小学生具有的主体地位,促使小学生主动融入到行为习惯的训练当中,借助一个活动、一节课或者一件事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针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其具有的自律能力笔记哦啊差,一些小学生读书以及写字的姿势都是错误的,上课时无法专心听讲,常常做出一些小动作。一些小学生非常爱耍小性子,无法与其他同学和睦相处[2]。针对小学生而言,主要采用的是养成教育,小学生自身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所以教师需把小学生实际情况当作依据采用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着重培养小学生习惯。针对表现较好的小学生,教师需积极进行鼓励,借此提高其学习自信,强化其自控能力。
(二)选择恰当的教育时机
        对小学生自控能力加以培养之时,教师需对教育时机进行恰当选择,假设时机不好,小学生无法积极接受,那么会对教育效果产生较大影响。为此,教师需对教育时机进行把握,给予小学生恰当指导。当小学生进入全新环境之时,希望可以得到教师以及同伴认可与接受。为此,教师可对这个时机加以充分利用,利用班会培养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在班会当中,教师需讲解优秀学生的一些表现,给其他小学生树立起良好榜样,促使其认识到自我控制以及管理并不难。捕捉时机没有一个统一标准,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善于捕捉一切教育时机,这样便于培养小学生的自控以及管理能力。
(三)为小学生提供自学机会与平台
        为了对小学生自控能力加以有效培养,教师需为小学生提供机会以及平台,促使小学生有机会对自身学习能力加以表现。为此,教师需积极设计相应活动,并且在活动当中引导小学生艰苦奋斗,同时表现出自身的坚强毅力。教师把这些活动与小学生平时生活进行结合,这样除了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同时还能有效强化小学生行为。所以,教师需把小学生具有的年龄特征当作依据,组织小学生进行相应游戏,并且在游戏当中突出小学生具有的坚持性、自主性以及支持性,这样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我调节以及管理能力。同时,教师还需给小学生提供更多平台以及机会,促使小学生尽量选择自身喜欢做的一些事情,这样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主意识,深入挖掘小学生具有的潜在能力,进而促使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四)通过互学力量引导小学生自控学习
        培养小学生课堂自控以及管理能力之时,教师需发挥出集体作用,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良好班集体具备一定导向功能,教师通过组织多彩丰富的班级活动,可以促使小学生对和谐的班级氛围进行感受。为此,教师需建立和谐班集体,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以及生活氛围。针对小学生而言,年龄较小,自我意识尚处在初级阶段,其非常重视外界环境以及他人评价。通过发挥出集体示范作用,有助于增强小学生的识别能力与辨别能力,逐渐引导小学生明确目标,努力进行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需发挥出集体具有的监督作用。因为小学生具有较强的荣誉感,十分在意外在评价。所以,教师可通过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对小学生进行督促以及自我控制。这样一来,可以促使小学生全面、正确的认识自己,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自控能力[3]。
结论:综上可知,小学生具有好动活泼的特点,对其自控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加以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实际教学期间,教师需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通过一节课、一件事或者一个活动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选择恰当的教育时机,为小学生提供自学机会与平台,同时通过互学力量引导小学生自控学习,进而有效培养其自控能力,促使小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俊.如何加强学生自控能力的培养研究[J].进展,2019,000(004):P.23-24.
[2]张斌利.浅析网络时代青少年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000(001):16-17.
[3]赵浩,宋天娇.高年级小学生同伴关系与学习自控力的关系[J].文学教育(上),2017(07):1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