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杰
上海市 上海源煌实业有限公司 邮编 200123
摘要:随着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培养学生全面的发展各项综合的实际应用能力越来越被重视。在此教学目标下形成的无边界课堂中体现的跨学科思维,成为能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解放思想打破思维定式,开阔学习视野和提升知识理解内化水平的一种教育思维。应用跨学科思维要注意教师自身能力提升和教学设计与操作问题。教学中要积极应用这种思维,帮助学生全面综合的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跨学科思维;数学教学;教学模式
引言:在教学中呈现跨学科思维是一种教育方法的开放与发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开阔学习视野,营造出培养全面发展和有综合能力学生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应用跨学科思维,不仅能提升学生在本学科的学习水平和知识内化应用解题水平,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联合的、发展看问题的视角。当学生形成跨学科思维意识时,能让学生拥有各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能自主解决问题的综合人才。
一、跨学科思维的作用意义
跨学科是指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将其中的知识进行融合学习,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这种将知识进行体系化整理的思维,能将各科知识进行贯通,让学生在解决一科的问题时能多角度看待问题并应用其他领域的知识。在传统教育中一直将各科目进行划分,各科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甚至是产生壁垒,各科进行独立的教学和成绩评判。学生在学习时也习惯将各科进行单独学习,教师与学生都没有将科目间的联系进行整合的意识。这让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和解决应用题目能力达不到良好锻炼,局限了学生应用在实际问题的联立能力。跨学科学习方式是能将学科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中的方法,能提升学生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应用跨学科教学的思想,是在数学作为主导学科进行教学的基础上,应用教学手段积极地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进行联立,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帮助学生提升综合问题的解决能力。课堂上的“无边界”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形成知识体系网络的课堂中掌握更多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与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知识掌握水平。
二、营造跨学科课堂做好教学设计
教师想要在课堂中打造“无边界”课堂,应用跨学科思维进行教学,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对各科各种知识的掌握,具备一定的知识底蕴,并能将知识进行学习活用。在进行跨学科教学时要完善教学计划,对于每堂课如何以创新的方式联立知识,做到开阔学生的视野和聚拢学生的注意力。做好前期准备再进行实际教学,教学设计时要以学生能了解掌握的知识切入,以问题的视角将各学科内容进行联立,让学生能进行思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喜好和知识掌握水平,尊重学生的想法与需求,设计尽量以满足学生学习和喜好需求,以易入难的进行引入学习内容,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与吸收知识的空间。跨学科的教学内容不宜过多和过复杂,要以能实际学习中不让学生感到疲累的设计,避免让学生找不到学习重点反而增加学生学习负担。跨学科无边界课堂要优化教学设计,能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打破学生与教学的思维定式,让学生学会以发展、全面、动态的眼光看待问题和学习知识。
三、跨学科课堂实际教学应用
在跨学科思维思维下的数学课堂可以与许多学科内容进行结合,可以将数学理论知识与经典文学阅读进行联立,如在讲解概率内容时,可以引用名著红楼梦在第62回里形容贾宝玉,薛宝琴,平儿和邢岫烟四人的生日是在一天,通过这一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贾府4个人一天生日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吗?让学生据此问题进行讨论思考,并以此引出概率的概念。让学生再思考这是一个大概率问题,还是一个小概率问题,接下来引入概率计算的讲解。以这种通过引经据典联系文学名著的方式来引入数学教学,进行多学科知识联力,让学生形成对各类事件进行联系思考的习惯。进行跨学科思维教学数学课堂还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紧密联系,如与物理学科进行联系。在物理学科中会讲光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这一内容进行联立,例如在将相似三角形内容时,可以请物理老师先讲解小孔成像现象并进行展示,根据工具实际测量蜡烛小孔成像的大小和太阳小孔成像后的大小,根据这些内容讲解三角形相似的相关内容与计算方法,先进行蜡烛的计算并请物理老师验证,再进行太阳距离的计算。在讲解数学内容的同时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帮助学生巩固各科知识并学会在各科知识之间寻找联系。这样的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并能让学生直观的理解抽象知识。在养成这种跨学科思维后面对相关的应用题时也能快速进行反应,避免学生由于数学学习的内容多与抽象,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与自信。以跨学科无边界的课堂模式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各学科的知识内容进行体系的掌握,让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能有效迁移,提升各学科间的知识联动,帮助学生能更好地内化、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解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进一步提升,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完善人格。
结束语
将跨学科思维应用入课堂教学中,首先要了解跨学科思维的作用与应用原则,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与知识面。要重视前期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与联立的学科知识要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要对学生起到帮助,尽量满足学生的喜好与需求。教学设计还要注意教学内容能否实际应用,知识量与范畴要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与其他学科内容进行联立也可以与其他老师进行联合教学或辅助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知识内化水平。在教学中要注意由简单内容进行引入,激发学生的想象与思考后再进行课程重难点进行讲解。在
进行其他学科的渗透时不能选过难的内容,要将本课程知识进行突出,聚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积极应用跨学科思维进行教学,打造各学科知识间没有分界线的教学模式,打破学生学习的思维定式,让学生形成开放、灵活、全面的问题思考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四耕. 跨学科课程:课程变革的时代走向[N]. 中国教师报,2021-01-13(006).
[2]董君武.思维广场,让跨学科融合式教学渐成常态[J].上海教育,2020(34):47.
[3]高柏.跨学科素养的培养方式与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36(08):23-28.
[4]陆美琴.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增强跨学科学习能力[J].求知导刊,2020(2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