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小策略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期   作者:莫孔列
[导读] 班级教育主要是思想上和行为习惯上的

        莫孔列
        广西柳州鹿寨县鹿寨镇第五小学   545600

一、班级教育别指望一劳永逸
        班级教育主要是思想上和行为习惯上的,作为班主任,思想教育没有捷径,不是我们批评两句、说两下就可以高枕无忧,学生人人就成为好孩子的。时时讲时时教,发现不良现象即刻纠正,培养习惯、解决问题不积累、不拖延,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别等到不良习惯的氛围形成了才去纠正、补救,那样既费劲,又困难。
        学校从来不缺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缺的是执行力度,所以坚决执行好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非常重要,还要巩固好学校领导每次在集队集会时讲话内容所传达的精神实质,回到班里再次在相对安静的环境里突出强调、加强记忆,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如果出现偏差,又不断地搬出来比对教育,学生才有可能将制度和讲话要求内化于心。班主任这样做虽然很累、很苦,持续做下去,甚至有点受虐的感觉,但是学生一旦好思想、好习惯形成了,可以极大地把老师从烦不胜烦的、日复一日的管不住、管不好的琐碎小事中解脱出来。
二、学会换个方式解决问题
        学生的好习惯不是靠一时的打压形成的,最忌批评完后却又不教他怎么做,要批评与教育有机结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学生出现问题了,该批评的还得批评,毕竟教育不是万能的,有些学生也不是苦口婆心就会服服贴贴,但批评过后,切记不能把事情一撂了之。比如一些老师就有这样的习惯,学生出现错误了,叫到办公室,劈头盖脸的批评一通,然后事没处理完,还没讲出个所以然,转头自己跑偏了,又关心起学生的学习来,于是,我们经常会看到诸如这样的现象:“你的作业做完了吗?赶快给我做作业去了,放学不做完就不要走!”等等等等,好像学生只要完成作业就可以包办一切似的,把教育学生学习代替思想教育,而思想教育只是走过场,长此以往教育是难有效果的,最终体现在班级管理上也难达成效果。
        怎么做是正确的,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还是要教给学生的。举一个例子,可能也是好多老师头疼的事:我们都在为学生经常在走廊奔跑,或者一下课就一窝蜂冲出教室,奔向厕所搞得整栋楼嘭嘭直响而气得火冒三丈,说了多少次,还是收效甚微,学生依旧履教不改,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如换个方式去对待这个问题。我问同学们:“有谁看到过老师在走廊奔跑的吗?”学生说:“没有。”我说:“嗯,那是不是老师不跑就到不了厕所呢?”学生说:“不是。”我说:“那好,来,同学们,我们试试看,我们不冲不跑,如果需要只快步地走,看看能不能到达厕所啊,现在就去吧,我等着,回来向我汇报。”学生回来后,我问:“跑了吗?”学生说:“没有。”我又问:“到得吗?”学生说:“到得。”“不冲不跑是不是影响你们上厕所啊?”我问,学生说:“不影响。”我又及时跟进说:“那不是,我们又没冲又没跑,同样到得了,干嘛要跑呢?那又冲又跑会有什么后果呢?谁给我说说?”学生有的说楼响响的,有的说容易撞对人。我又问:“不光厕所,去别的地方要跑吗?今后还跑吗?”学生说:“不跑了。”我说:“这就对啦!”经过这样教育,又冲又跑的现象的确很少很少了。


        还有一事例:曾经我班学生李家成和陆泰宏两个学生坐在前后桌,一次趁起立的机会,陆泰宏悄悄伸手拿了前桌李家成放在桌内的一元钱,被李家成看到,不知怎么回事,李家成当时既没告诉老师,也没直接问陆泰宏要回来,后来可能忘记追要了,这事就一直这样拖下去了!直到一年后的一节体育课投篮球,由于李家成几个球都投不进,被陆泰宏嘲笑,说他是菜鸟,这一嘲笑不要紧,立即点燃了导火索,“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李家成冲上去就跟陆泰宏干起架来,结果陆泰宏被抓得满脖子都是指甲印,而李家成自己也被打哭了!学生拥着两人来到办公室找到我,当时我也是有很多工作压在身上,稍不注意肯定会劈头盖脸地批评一通!但我没有这样,了解清楚情况,就耐心地跟他们分析他们的错误行所在:一是打架不可取。李家成没有直接说这次打架的起因,而是避重就轻地说陆泰宏以前拿过他的钱。我告诉李家成,抓伤陆泰宏是严重的错误行为,并且趁机报复过去很久的事情行为不当,正确的做法是受到嘲笑应该告诉老师,陈年旧帐也可以和对方协商解决,小小年纪不能学会记仇。我又告诉陆泰宏,取笑同学造成矛盾,引起纠纷,有拿别人东西的毛病,要切实改掉……,耐心讲完道理,两人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趁势让两人互相道歉,这样学生既认识到了错误,又明白了该怎样做。
        之所以举这两个事例,是跟大家表明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问题又不得解法时,不妨改变一下教育方式,变要学生怎么样,不能怎么样,改为告诉学生应该怎么样,可以怎么样,也许就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你一次深刻教育的功夫都舍不得下,那肯定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
        另外,对学生的管理要宽严相济,学生做错了事要给予严厉批评,但也要搜罗他的闪光点,比如“你能坚持来学校上课,你最近一次作业相比以前有进步了”等等看似不起眼的优点,尽管该生其实还是很差,甚至都不入你的法眼,但捕捉到他哪怕一丁点进步,用这些不起眼的优点来鼓励他,也比一股脑的批评效果要好。诸如此类的事,用这样的方式,长期坚持下来,学生讲道理、守规矩的意识就可以慢慢形成。

三、确立班干威信,注重诚信教育
        班干是老师的得力助手,用好了,老师在班级管理上相对要轻松很多。随着学生的成长,懂的事理一天天增多,我的做法是:尽力培养班干助手,班委各人都要明明白白地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班主任列好班级一日事务流程,让班干按班级一日事务流程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作为老师,我们要事先做好、做足辅垫,最重要一点是树立班干威信,同时也要对全班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告诫学生,你说过的话、保证的事就要说到做到,没有诚信的学生就是一个小赖皮!还给全班学生打预防针:班干管就如同老师管,班干做得哪点不对、不公平,你可以告诉老师,让学生有个说理的地方,这样管理才可能有效果,班主任每周检查班干对一日事务管理的执行情况,做好的给以表扬,做不好的要整理改正,通过这样的方式管理,以前事事操心、出事烦心的情况明显减小了。

四、与搭班老师紧密配合,让管理气候延展持续
        班主任应该和搭班的科任老师一道,统一告知班级行为习惯管理要求,诸如课后整物品、摆桌椅、清垃圾等等,要统一做好,这样,班级行为习惯管理才能持续延展,不然,班主任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培养的习惯,如果得不到相应的持续管理约束,成果也会付诸东流,搭班老师配合好了,班级管理才得到良性发展。
        
        班级管理艺术如同大海无穷无尽,只要我们善于去捕捉发现,总会找到办法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