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明
南京市江宁区麒麟科创园学校
邮编:211135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推进,当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小学体育在小学生体育基础的奠定和身心健康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意味中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极为重要。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体育游戏逐渐以其自身的趣味性、竞争性、合作性等优势受到了诸多一线教师的认可和青睐。因此,本文从趣味游戏,引发学生体育兴趣;竞赛游戏,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游戏,强化体育教学效果三方面对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应用策略
体育游戏是体育技能锻炼的一种游戏化、趣味化锻炼形式,将学生的体育锻炼、体育技能以及游戏乐趣相结合,深受学生的推崇和喜爱,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有着非常好的教育效果。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不仅照顾到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技能学习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在集体性的体育游戏中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优化体育教学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自身体育素养的有效提升,对于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学的效果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笔者结合多年体育教学经验,在分析了体育游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体育游戏的应用策略和思考。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一)体育游戏也是游戏的一种,是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体育活动。所以体育游戏兼具体育与游戏的共同特点,例如独立性、知识性以及竞争性等。体育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对中枢神经的兴奋性进行提高,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进行游戏,在竞争中对愉悦度进行有效的提高。这种教学方式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年龄特点进行充分的考虑,有效防止学生出现枯燥、厌倦等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内容广泛是体育游戏的一大显著特征,所以几乎所有体育运动都可作为体育游戏的一种。体育游戏对场地以及器材没有过高的要求,比较简单,这对体育游戏的推广与普及有重要意义。
(二)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生动性与直观性。因体育游戏包含一定的情节与竞赛因素,相较于传统的游戏与活动来说,体育游戏形式具有一定的活泼性,这也是体育游戏受喜爱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体育游戏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体力以及智力进行开发,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与关键环节。所以教师在实际进行教育活动時一定要对体育游戏的作用进行充分的认识,提高对体育游戏的重视程度,促进学生的健康长远发展。
二、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凸显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要围绕一个宗旨,既要凸显体育游戏的趣味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来。又要不失教育的本性,使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的同时实现锻炼身体的价值,达到通过游戏来培育学生的效果。体育游戏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具有趣味性,倘若丧失了游戏的趣味性,学生就很难被吸引,想要实现体育游戏育人的价值就成了泡影。所以,体育游戏必须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趣味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兴致浓浓地参与其中,使学生自身的体质得到有效的锻炼,真正实现体育游戏的强身健体的目的。诚然,体育游戏只注重其趣味性还不够,还应该注重体育游戏的教育性才行。
在体育游戏中勿要一味地追求游戏的趣味性而忽略了体育游戏自身的教育性,应该坚持游戏育人的方向,充分锻炼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能。在进行体育游戏的时候,体育教师要注重学生情绪的变化,使每个参与游戏的学生都能够愉悦快乐地参与其中,以游戏的耳濡目染的效果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在严肃纪律的同时,有效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二)围绕体育教学开展游戏活动。体育游戏的根本目的还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教师在应用体育游戏的时候,不能够本末倒置,一味追求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忽略学生在游戏中能够得到的锻炼和能够学到的知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时刻围绕体育教学进行活动的展开,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认识到体育游戏更多是为了达到教育目的的辅助手段,切不可在游戏当中忽略了教学目标的达成。这一方面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找到游戏和体育学习之间的平衡点,既不能够让体育游戏变得枯燥无聊,同时也要注重体育知识的渗透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做好充分的体育游戏准备工作,如让学生熟悉游戏的规则,让学生提前进行游戏技能的训练和提升,对于团队合作型的体育项目要适当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协作,这样既能够保证学生充分体验体育游戏的乐趣,同时也能够保证教学互动的顺利开展,避免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因为不清楚规则或者技能生疏,导致游戏效果大打折扣,竞赛特性得不到体现。
(三) 在基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部分体育教师在基础技能教学中,都普遍采用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方法。不仅导致课堂氛围死气沉沉,还无法促使学生真正全面掌握体育基础技能。因此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就要适当地采用体育游戏的方法,化被动为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体育运动技能。不过教师必须将课堂主体归还于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上的主人,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充分的了解,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运动基础,进而展开因材施教。最后教师还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到技能学习中。例如教师在侧跑教学中,就可以将体育游戏分为四个等级,促使学生通过游戏活动的参与逐渐掌握运动技能,逐渐得到提高。如第一步为螃蟹走路,让学生横向走步或者滑步。第二步为横行霸道,让学生进行侧步跑。第三步为Z字特工队,让学生两两合作,沿着Z字跑步前进,将球放入终点。第四步为过街老鼠,将学生分为六到十人一组,每次两组同时进行游戏。
(四)合作游戏,强化体育教学效果。体育游戏离不开合作,适当的开展一些具有合作性质的游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欲望,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当代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所以要想使小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教师就应该有意识的为学生提供互相交往与合作的机会,从而在强化体育教学效果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而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我在选择合作游戏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其形式与小学生之间的契合度。因此,在带学生参加“消防队”这一合作游戏的过程中,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游戏的背景,随后与学生一起布置了需要解救的现场,并利用木架代表房屋,红布条代表火焰,布娃娃代表人。在安排好之后,我将学生进行了分组,并告诉大家:“这场解救活动需要各个小组的大家共同完成,大家准备好了没有?”在得到大家肯定的答案后,我告知了大家的游戏规则,也就是以接力跑的形式在限定的时间内比一比哪一小组解救的人最多。通过该合作游戏,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跑步能力,更了解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以及集体力量的强大,从而有效强化了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不仅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体育游戏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要注重游戏活动中的体育教学内容渗透,让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充分融入到体育游戏当中,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的同时,也能够轻松快乐地进行身体素质的锻炼,综合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1]傅锐.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6):84-85.
[2]龚峰.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中的运用探究[J].新课程,2020(34):89.
[3]王清湶.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体育游戏[J].课程教育研究,2020(48):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