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使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陈珊珊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在小学教育中,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新的要求

        陈珊珊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马洋溪中心小学  3639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在小学教育中,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新的要求,而音乐教学作为一直以来在应试教育中被弱化的科目,更是有新的发展目标。在当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难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小学音乐本应是学生最积极参与的课堂,反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使用率较低,出现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个性和积极性的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旨在探索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对音乐教学的方式和内容进行有效的改革,创新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使用策略。
        关键词:乐器;小学音乐;使用策略
        引言
        课堂的高效性不仅需要老师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科学的讲课方式,更是需要学生们积极的配合,在音乐课堂中应用情景式教学方式,具有导入性强、记忆性强等特点,因此教师要根据现在学生们的思维模式,制定符合学生的教学课程,提高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使用率,创建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乐器使用对于学生学习音乐来说至关重要,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所在,因此音乐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从小的音乐乐器训练,让学生们从小就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种乐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独立的音乐思考方式与音乐思维,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综合发展。
        一、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使用现状
        中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因此教育应当重视对于音乐的教学,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发展,让学生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音乐训练习惯。小学音乐教学是对学生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科目,是切实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应当注意学生们的上课体验,培养学生对乐器的使用,而在如今的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却常常由于许多的客观条件绊住脚。
        首先,由于乐器设备或音乐教室场地等因素的影响,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相对宽松,没有为学生配备专业且完善的乐器,让学生们充分的练习演奏,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会,各种各样基本的乐器使用方式;其次陈旧的乐器教学观念,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对个别较贵的乐器,学生更是连碰都难以碰到,导致学生的乐器使用练习出现问题,最后,小学音乐课程虽然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被逐渐重视,教学地位逐渐被提高,但由于没有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随意、无序的教学行为,不利于学生系统化的锻炼和学习音乐知识。
        二、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使用策略
        (一)创新音乐教学课堂,完善基础乐器设备
        针对现代小学音乐课程单一的特点,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课程创新点,如钢琴、小提琴等学生们平日难以接触到的音乐乐器,或者增加其他乐器设施来丰富音乐项目种类,完善各种基础乐器设备,提高学生乐器积极性,进而优化课程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效地反映现代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体现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此外教学课程的安排也非常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改变这种形式,丰富课程教学的多样性,如果从小学开始,教师在音乐课时,就只允许学生们利用课本学习音乐,那在之后的几年里,学生很快就会丧失对这项课程的兴趣。因此音乐课程在内容的设计上,必须更多的贴近学生的主观意愿,让学生们充分感知乐器学习,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课堂,真正实现快乐教学的目的,需要教师花费时间与精力,去创新和实践心得教学模式。
        (二)倡导快乐音乐理念,使学生掌握更多基础乐器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教师既要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心理状态,又要结合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满足学生最直接的需求,比如,在钢琴乐器的教学中,受课程长度的限制,每一项技术都不能在短时间内传授,所以课程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教师要在有效的课程内,教会学生更多基本的乐器演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基础和需要选择最实用的教学方法,选择出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对于达成快乐教学的目标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乐快乐教学中,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老师的被动转变为学生的主动,给学生更加主观直接的课堂参与感。当教师遵循快乐教学理念,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去思考的时候,就能够在音乐课堂的改革中,做出一个较大的进步。
        (三)注重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在小学阶段,学生更喜欢集体活动而不是课堂活动,这需要师生的合作,在音乐教学中,必须比其他课程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组织学生开展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互动,例如:可以让小组学生合作分别用各种乐器演奏曲目,提高学生音乐乐器的积极性,且降低学生音乐乐器学习的难度,让学生通过小组竞赛式的演奏方式,让学生更好尝试不同的乐器,最终找到自己喜欢的乐器,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参与进课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音乐课堂的一大重点要求便是学生本身的能动性,教师与学生一起开展音乐乐器学习活动,才能事半功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日常锻炼和课堂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发现不同乐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应帮助学生们找到自己相应的实践方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各项乐器,促进音乐水平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的素质教育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除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外,还应做到身心的陶冶和发展。小学音乐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进行音乐乐器的充分练习,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基本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高尚的音乐天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畅.试论乐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与实践应用[J].北方音乐.2018(11):193.
        [2]谢颖.浅谈课堂打击乐器在音乐课堂实践中的运用技巧[J].新课程(小学).2015(02):4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