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辽宁省抚顺远洋实验学校 辽宁 抚顺 113006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要求,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不仅是要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也要重视对学生科学运动习惯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为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奠定素质基础。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不断的优化和创新体育教学模式,致力于调动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及良好锻炼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运动兴趣;科学锻炼习惯;终身体育意识;有效途径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对学生科学锻炼习惯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重点教学目标和教育改革对小学体育教学的重点教学要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及终身体育意识是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发展,更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下,小学体育老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要积极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实现对学生科学锻炼习惯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培养。
1在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小学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升学考试压力,因此在现如今的小学教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基础文化学科上。有部分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文化课知识,他们甚至将一个星期仅有的一节体育课程取消,换成文化课程。这样的应试教育理念让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和时间少之又少。教师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导致学生缺乏进行自主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科学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另外,体育教学内容的单一落后也是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在应试教育理念的深远影响之下,大部分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仅仅是学生需要体育训练考试的项目,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和训练,从而导致小学体育教学质量长期停滞不前。体育教学内容的相对落后导致学生可以自行选择的体育项目少之又少,从而使得小学体育教学缺乏先进性和创新性,这样的教学形式自然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2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科学锻炼习惯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路径
2.1积极开展多样化且具有趣味性的体育竞赛活动,调动学生体育锻炼激情
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科学锻炼的习惯以及终身体育意识,就必须要严格规范学生的个人学习态度以及外在形象,比如要求学生上体育课时要穿着方便运动的休闲服或者是运动服饰。教师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体育课堂纪律,比如禁止在课堂上嬉戏打闹,禁止私自脱落队伍,通过制定严格的课堂管理制度,能够让学生认真的对待体育课程,端正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攀比心理,喜欢玩游戏,且具有较强的好胜心理。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展多样化的体育竞赛活动,比如在短跑运动项目的训练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障碍接力赛”的比赛活动,还可以根据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开展拔河比赛、呼啦圈比赛、袋鼠跳等多种体育比赛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在体会到体育运动乐趣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以及竞争意识。学生在各种体育竞赛活动中能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体育的魅力,从而喜欢上体育课程,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也能够得到有效培养。
2.2为学生营造轻松欢快的体育锻炼氛围
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推行的背景之下,增强学生的体能素质,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已经成为了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并非为了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能够有更好的体魄面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对此,小学学校必须要结合本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加大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在学校中营造全民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中喜欢上体育锻炼。学校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等多种因素,开设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体育项目兴趣班,体育选修课等,不断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课后能够养成科学锻炼的良好习惯。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或者是升旗仪式等多种途径加大对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要积极鼓励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这样的校园氛围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体育知识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和理解。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进行体育学习不仅能够让自身的身体机能得到有效锻炼,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够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中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培养学生体育科学锻炼习惯以及终身体育意识为主要教学目标的小学体育教育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和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需求,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和人格的完善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要注重科学锻炼习惯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并且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和优化小学体育教学模式,通过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4]。
【参考文献】
[1]胡晓梅.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C]// 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三). 2020.
[2]华俊朋.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内江科技, 2020, v.41;No.302(01):65-66.
[3]于美玲. 体育社会培训机构在培养小学生运动技能中的责任与作用研究[D].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