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华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陂中学 364101
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课程是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课程,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素养。中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身体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日后发展。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词汇,也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体育指的是人在一生中受到各种体育教育、培养以及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总和,也是由一个人一生进行完整的体育活动的过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渗透终身体育的理念,提高学生终身的体育素质,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良好发展。另外,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跟随教育与时代发展的趋势,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位置,使学生能主动的进行体育锻炼,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一、搞好“终身体育”意识的启蒙教育
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最佳方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引导与启示的教育,从思想上转变学生的意识,使学生明白终身体育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具备这一意识,才能对体育课程产生兴趣,才能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终身体育的理念能够培养与发展学生运动技能,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体育课程是中学的重要科目,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切实意识到终身体育对学生自身的作用。终身体育不仅是学生个人生存、享受、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强调了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育、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保健知识、动作技能以及方法为重点,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健康意识。在有效的体育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切实的了解体育基本常识,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并掌握该项目的运动技巧,为自己的特长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只有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才能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学生只有拥有体育锻炼的兴趣,才能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实施符合学生的爱好与发展规律的体育活动,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锻炼。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将一些有难度的体育动作分解成一些简单的动作,使学生更容易掌握。例如,教师可以运用赏识学习法,这种方法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赏识学习法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点滴成功进行赏识,面对有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引导,不能让学生受到歧视。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设置游戏或比赛的教学情节,这样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国内外的体育趣闻,激动人心的体育赛事,讲述如姚明、张怡宁等运动员的事迹,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在体育课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不断地优化,创建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体育课程不仅是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而服务,更是要教会学生正确的锻炼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锻炼能力与习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体育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所以,体育教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发挥出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作用。在课程安排上,教师要科学的设计教学过程,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加强练习方法的指导,并且还要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成功和愉悦的体验。
四、将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结合起来
学校虽然是建立学生终身体育的重要场所,但是要想充分的发挥其优势,家庭与社会的结合必不可少。只有学校、家庭及社会三方面相互结合,才能真正向学生渗透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为学生提供终身体育的良好环境。学校、家庭及社会三方面的结合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提高全面身体素质的首要途径。
总而言之,体育教学是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在体育教学中,学校作为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要向学生渗透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在体育课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向学生灌输终身体育的意识,努力打造学校、家庭及社会三方面的密切配合以及良好体育活动环境建设。终身体育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伟,杨波,欧阳珊珊.终身体育理念的发展及大学生终身体育行为的养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08)
[2]钱行民.略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13)
[3]何丽娜.健康第一,培养终身意识——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 学周刊.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