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银泉
广西南宁横县横州镇柳明小学 广西南宁5303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同时对于人才的定义和标准也随着新时期的变化和改变。教育事业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潮流进行改革和发展。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其中包含着人民群众创造的音乐价值,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民族精神。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下,民族音乐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大量外来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对此要有准确的认识。本文分析了如何优化小学民族音乐教育。
【关键词】小学音乐;民族音乐;教学优化
0.引言
民族音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性和民主性。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尚不完善,价值观念也尚未成形。通过民族音乐教育的影响能够增强学生以爱国主义情怀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新时期下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的加快,学习的模式和习惯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这对于民族音乐教育即是机遇也是挑战,教师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和发展,以此实现民族音乐教育提高学生审美情绪和民族精神的目标[1]。
1.新时期小学民族音乐教育优化的意义
我国的民族音乐出现最早距今以有八九千年的历史,中国音乐的起源更加的久远,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具有着博大精深、渊源流长的特点,以其独有的特色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形象。同时我国的民族众多,由于地域以及经济发展的差异衍生出不同类型的音乐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和繁多的种类,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实现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提高,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以此实现新课标中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对外交流的频率越来越高,舶来文化逐渐被通过电视剧、电影、音乐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迅速传播,以此独特的优点受到当今青少年的追捧。这使得民族音乐受到巨大的干扰,由于民族音乐需要一定的音乐技巧和水平,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同时民族音乐的发展相对于落后信息化时代的进程,在传统的民族音乐电子化以及信息化的过程中,由于民族音乐自身的局限性,使得其创作出现一定的困难。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成为当前重要的目标,民族音乐能够有效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通过实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弘扬,提高对于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的传播力。
2.新时期小学民族音乐教育优化的有效途径
2.1 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应该将“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贯彻于民族音乐教育中,通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方式,将学生作为民族音乐的教学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小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在参与音乐相关的活动以及自我欣赏音乐时有着充分的自主权,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民族音乐意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提高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加深对其情感上的认同,以此实现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的发展[2]。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中《棒棒舞》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介绍壮族文化和习俗来提高学生的音乐参与意识。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的优势,将壮族的传统服饰和壮族舞蹈形象直观的展现,同时讲解壮族歌会等传统民风民俗,通过饮食、服装、生活习惯等多个角度,为学生描绘出形象生动的壮族景象,加深学生对于壮族音乐的认识和兴趣,学生通过感知壮族文化之美加强对壮族音乐的学习。
在新时期下需要秉承着开放的心态来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在学习外国的音乐以及开展其教学模式时也需要结合民族音乐教学的实际需求,借鉴和采用其成功的经验,实现文化的融合和民主化。以此实现现代民族音乐的发展。在教学中丰富学生对于情感的体验,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建立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同时通过对音乐作品中祖国大好河山以及人文历史的赞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2民族音乐教学原则
要实现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优化,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的原则并严格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中,通过民主性和多元性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丰富形式的民族音乐,同时让学生接受和理解其他的文化和音乐。同时音乐教学不能只局限于音乐技能和知识,同时要包括人文性,将民族音乐知识作为教学的前提,让学生能够更深层次的理解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形成正确的对待民族音乐的态度。同时也要将文化和人文作为重要的内容,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教学素材中博大精深的传统音乐文化[3]。
民族音乐的内容主要以民歌、民族器乐、民间歌舞以及戏曲曲艺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能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通过欣赏和演奏体会其中的传统文化,并且通过创造和编曲实现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通过学习地方特色的传统民歌以及戏曲,让学生能够更加熟悉本土的历史文化。同时现代化的流行音乐中也蕴含这优秀的民族元素和传统文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积极发挥其中的力量。
3.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下小学民族音乐教育在学习和了解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需要结合新时期音乐发展的趋势,吸收优秀的外来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以此实现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毕琼文. 永顺县小学民族民间音乐传承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 中国音乐教育, 2020,000(3):21-26.
[2]朱德英. 新形势下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与优化措施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000(11):175-176.
[3]黄群福.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的传承[C]// 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2019,000(13):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