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杨辉燕
[导读] 体育是素质教育重要学科,在教育体系中具有一贯性

        杨辉燕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二家小学        637100
        摘要:体育是素质教育重要学科,在教育体系中具有一贯性,小学阶段是体育教育关键时期,关乎学生运动习惯、知识基础、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如何提高小学阶段体育教学质量,成为教师立足素质教育大环境需解决育人问题之一。其中,体育游戏具有体育知识讲解、运动习惯养成、身体素质培养、意志品质磨砺等积极意义,值得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本文通过探析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以期发挥小学体育素质教育作用。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教学影响

        体育游戏是指以体育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育人资源等条件为依托发展而来的游戏活动,具有知识性、灵活性、生本性等特点。然而,有些小学体育教师却存在轻视体育游戏问题,无法将其合理应用到体育课堂上,有碍体育教学实践。基于此,为提高小学阶段体育教学有效性,探析体育游戏对教学带来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一、点燃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热情
        与教师直接让学生参与跑步、跳远、跳高等体育活动相比,体育游戏与学生个性喜好、成长特点、认知能力较为贴近,能减轻其参与体育活动心理负担,感受到运动乐趣,提高学习效率,体现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这就需要教师能根据学情点燃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热情,例如教师在进行中长跑教学时,为避免跑步过程无趣且过于疲惫,教师可以50--100m为间距融入“卡点造型”游戏,引导学生率先设定“卡点”动作,在指定位置要做出相关动作,其中学生做动作的过程,就是短暂休整的过程,可调整呼吸并肢体放松,达到循序渐进适应中长跑目的,同时“卡点造型”游戏在综艺节目中较为常见,学生并不陌生,还能给学生带来快乐,打造良好体育教学环境。
二、丰富小学体育教学模式
        以往小学体育教学以模仿式、灌输式等育人方法为主,存在教法单一、僵化、陈旧问题,体育游戏形式新颖、内容多变、创作性强,可有效解决体育教学方法改革难题,体现其丰富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积极影响。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跳绳时可渗入花式跳绳游戏,引导学生在学习“鲤鱼打挺”、“元宝壳”、“燕子飞”、“纺车转”等动作时感到乐趣并掌握跳绳方法,通过集体跳、双人跳、单人跳丰富跳绳教学手段,避免跳绳运动变得单调乏味。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跳绳比赛,鼓励学生在1分钟内多跳,挑战身体极限,引入竞赛意识,增强体育精神,在竞赛游戏中强化体育素养。再如,教师在进行足球运动教学时可组织学生玩定点射门游戏,用硬纸板自制教具,在球门上固定硬纸壳,纸壳上标明数字,教师说出数字后学生要尽力踢到纸板,锻炼学生肢体协调能力,在“踢纸板”的体育游戏中掌握足球知识与射门技能,有效落实小学体育教学目标[1]。
三、有效培育小学生体育素养
        体育素养是学生体育品格、知识技能、运动习惯等方面的集成化产物,综合性、发展性、生本性较强,教师通过组织学生玩体育游戏能培育小学生体育素养,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玩接力赛跑游戏时可渗透团队精神,助其体育品格良性发展,在中长跑中玩“卡点造型”游戏能磨砺学生意志,能在体育运动中坚持不懈,继而体现体育游戏对培育学生体育素养带来的积极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研究工作,明晰体育素养内涵,根据学生体育品格、运动习惯、知识技能、体育意识等方面发展情况设计体育游戏,分学段展开教学实践活动,加之教学评价,使学生可通过体育游戏看到自身体育素养发展成果,接受教评并不断提升个人体育素养。
四、利于小学体育课程开发
        五育融合强调小学体育与其他教育内容协同,如美育、德育等,体育游戏覆盖范围较广,利于教师整合教育资源并支持课程开发,在此基础上达到五育协同目的。例如,教师可在北京2022年举办冬奥会背景下将适合冬季玩的小游戏搬到体育课堂上,如人体冰壶、接力滑冰等,将冰壶、速滑等体育项目视为课程开发支点,面向学生讲述有关运动特点、要求、技巧及理论知识等内容,作为体育课程的延展,渗透我国冰雪文化,使学生能通过体育游戏掌握更多运动技能。再如,教师为引领学生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可组织学生舞龙舞狮,玩与之相关的小游戏,如“二龙戏珠”、“抢绣球”等,教师则以体育游戏为依托针对民间风俗传统、舞龙舞狮历史背景等内容予以讲解,学生能对民间传统体育运动更感兴趣,为抖空竹、毽球等体育游戏的引入铺平道路,使体育游戏成为学生增强文化自信重要载体,继而提高小学体育课程开发有效性[2]。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点燃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热情,丰富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培育小学生体育素养,如体育品格、体育精神等,还能加强小学体育课程开发,为此小学体育教师要看重体育游戏,树立游戏育人意识,可根据个人能力、新课标、学情、本校教学条件等因素有效开展体育游戏活动,使小学生可通过体育游戏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周茂松.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读与写,2021,18(1):257.
[2] 谢华.小学体育篮球教学引入游戏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4):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