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境,提升初中生巩固英语新知的效能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王念
[导读] 英语学科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我们教师要创设语言情境

        王念
        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  上海  200331  
        摘  要:英语学科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我们教师要创设语言情境,以提升英语语言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创设语言情境、游戏情境、英语角对话情境三个方面来巩固学生学习英语的新知,继而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创设语言情境;巩固英语新知;教学效能
        我们知道,语言环境是英语习得语言知识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一定要牢记英语学科实践性的特点,要从枯燥泛味的传统课堂教学中走出来。特别是要对新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时,我们的教师需巧妙创设英语语言情境,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环境, 继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有效性。
        一、创设语言情境,巩固新学知识
        学生们在刚刚进入一种新的时态的学习中,难免会对于时态结构的认识和记忆比较陌生,为此,教师需要给同学们提供一定的语境,让同学们在语境中加深对新的语言项目的理解,巩固新的语言习惯,为在实践中进一步自如运用,提升英语教学的效果。
        【案例】
         牛津上海版英语6A U2第三课时听说课中,对话内容主要介绍Winne到Garden City旅游行程内容,她去过哪几个景点以及还没有去过哪几个景点,对于刚刚步入六年级的同学来说,理解并正确运用含有already,just和yet的现在完成时(have been to)谈论朋友的行程即是难点也是重点,如何顺利完成这一教学目标,让学生有效地学习这一知识点,笔者采用以完成调查报告的小组活动的情境进行巩固和练习。在学生们学习完课文的对话内容,并理解句型Have you been to...yet?句型及肯定和否定回答后,在巩固练习活动中,给同学们创设一个调查活动报告活动的语言情境:给学生一张调查问卷的作业单,分组完成调查报告,每组5人,调查5个上海的景点,小组中每人负责完成调查一个上海的景点,用今天学到的句型分别去问,然后总结小组中一共有几位同学去过这一景点,小组分工合作,最后进行汇总和总结(见下图),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了句型,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进行大量的操练,加深对语言形式和意义的理解,从而使“言语技能”到“运用语言技能进行交际”的发展成为自然和可能。创设语言情境不仅帮助孩子巩固和有效练习了重点句型,还充分进行了知识的有效迁移,与真实情景融合,让学生们在情景对话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分析与思考】
        1.英语语言知识只有在交际运用中得到理解和巩固。
         由于语言知识较抽象、枯燥,因此,刚习得的知识需要经过在情境中巩固和运用,才能被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众所周知,交际活动是需要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中开展,因为人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是离不开生活情境的。只有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中的语言交际,学生通过形象的生活事件,才能学会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掌握所学的英语语法知识。反思当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过分关注对知识的机械的背诵和抽象的理解,忽视了语言的运用和交际能力,而这恰恰是我们要引起关注的问题。
    2.创设语言环境是提升学生有效运用语言交流的重要手段。
        英语作为一门实践课,需要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去操练,去强化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果语言的学习离开了语言生活的交流环境,那么,就像鱼儿离开了水,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显然,学生对语言的交流与运用的能力会大大降低。由此可见,只有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运用语言,才能使抽象的语言生活化、形象化,并在生活化的情境运用中得到有效操练,从而提升语言的运用效能。
        3.创设的语言情境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创设的语言情境必须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才能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与到学习中去,从而大大地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效能;反之,如果语境远离学生生活实际,那么,学生感到陌生,无法联系原有经验,很难让学生热情地参与语言情境的活动。本案例中笔者创设的情境是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非常熟悉“上海南京路、外滩、东方明珠”等上海景点,因此,学生就会热情高涨地参与,在操练句型“你曾经去过那儿吗?”中会潜移默化地掌握所学的含有already,just和yet的现在完成时(have been to)的语法知识点。
二、创设游戏情境,巩固语言新知
        练习活动是枯燥的,但如果巧妙地变化练习形式,让练习活动游戏化,增加练习活动的趣味性,这样便可以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巩固知识。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英语句子成分和句型结构的学习。他们刚开始会觉得比较难理解,因此在运用句型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错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句型结构,准确运用句型结构,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设计有效的竞赛游戏活动来巩固所学的英语知识。
        【案例】
        例如牛津上海版英语6AM1U2 I have a good friend写作课中,主要练习描述朋友的性格和品质,以及频率副词在以下两种句型中的使用:
①主语+always/usually/sometimes/never+行为动词V.;
②主语+be+always/usually/sometimes/never+形容词adj.
        同学们在学习中对于这两种句型的使用经常会出现错误,比如行为动词前加be动词;He/She is always//never+形容词中be动词遗漏,还有He/She always/never+动词中动词忘记加s,写话中也是有这样的问题存在。为了让同学们熟练运用这两类句型,课堂上给孩子们提供充足的操练机会。

本课时在学习这一难点中,老师设计了开火车的游戏进行操练,但是游戏规则发生了一定的变化,A、B两个小组进行造句PK,两个小组分别选择其中的一种句型,例如A组同学选择句型1, B组同学选择句型2. A、B两个小组的同学轮流交替造句,其他小组认真听句子句子的正确性,那组正确率最高就取得胜利。
        【分析与思考】
         1.竞赛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巩固知识的效能。
        竞赛游戏符合初中生的好胜心和表现欲强的心理特点。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喜欢掌声和表扬,他们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因此,竞赛游戏句给学生发展搭建了一个表现才能的舞台。显然,教师设计的任何一次形式不一的竞赛,将枯燥的练习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的活动,都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参与热情,培育学生的竞争意识,最终达到教师所期待的巩固所学知识的目标。
         2.竞赛游戏活动可以分享对方智慧,取长补短,巩固所学英语知识。
        同伴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可以取长补短,因为人是有差异的,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所长或所短,因此,在竞赛游戏中,学习对方的优点,或吸取对方失败的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能。
        本案例中学生们在造句PK游戏活动中,因为A B两组同学选择不同的句型,加深了同学们对于这两组句型的区别的印象,虽然在造句中,有些同学会出现错误,其他同学会对错误的句子进行纠正,同学们参与面广,几乎每位同学都有至少一次自己造句的机会,同时还有多次听同学造句并判断句子正误的机会。同学们通过该活动的练习后,出错情况越来越少,从而达到了提高了同学们对于核心句型掌握和运用的效果。
         3.除竞赛游戏外,游戏活动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拓展。
        本课虽然用了竞赛游戏,其实在教学中教师课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运用游戏活动,继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例如角色扮演游戏就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效果不可小觑的操练形式。这以练习可在教完新的句型后立即让学生进行操练。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来确定自己的角色,进行对话操练,然后再请其他两位同学当小老师作为他们的裁判,对他们的对话表演进行反馈。总之,练习活动游戏化,可以让枯燥的课堂有趣化,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热情地参与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三、创设英语角对话情境,巩固新学句型知识
   由于英语语法与汉语语法的不同,很多学生学好英语句型后缺少操练导致无法用英语流利应用,因此,英语教师要想尽办法创设对话情境,给学生提供操练英语句型的环境,继而让学生流畅地表达所学句型。
        【案例】
        例如教师在上完牛津上海版英语6AU4 What do you want to be?第一课的听说课后,笔者巧妙地利用中午午休时间开辟了班级英语角,主题为“What do you want to be(你想从事何种职业)”。
        大家期待的英语角如期而至,全班的学生自由地选择对话的同伴,互相用英语句型问道:“What do you want to be?”,对方则回答“I would like to be a doctor.”当对方问道:Why? (为什么)时,学生同伴则回答:I would like to be a doctor because ...就这样,学生们在英语角的互相对话中慢慢地掌握了I would like to be a/an...because..这个句型。
        在这一对话情境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同学们在语境中正确运用句型,拓展思维,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职业选择的理由,例如职业的职责内容,自己的个性特征,别人的影响等方面。这样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练习句型,还可以了解同学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同时,同学们通过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准确转述同学的观点,有效地操练了句型。
        【分析与思考】
         1. 英语角拓宽了口语训练的渠道,弥补英语语言环境的不足。
        在学校课堂里,由于课时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训练口语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语言环境缺乏。为此,由于角的开设可弥补学生在口语时间方面训练的不足,让学生有了多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很多学生口语得到不到提高,主要是缺少口语训练的机会。因此,他们擅长阅读,但不习惯开口说英语,久而久之,学生学的英语也就成了哑巴英语。
         2.在英语角,学生成了主角,激发了口语训练的热情。
        在英语角,同学可以自由选择对话的同伴,通过口语对话,不仅可以练习口语,也可以交往朋友,加深友情,这对于难得与同伴交流对话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为此,同学们在英语角会热情高涨,斗志昂扬,充满活力,显然,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增加了学英语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提供了美好而浪漫的环境,有利于英语口语的训练,也有利于教师布置主题,适当训练语言的环境。
         3.巩固所学英语知识的艺术在于教师的灵动的智慧。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习惯用死记硬背的反复去复习已学的知识,学生复习得累,而且效果不佳。为此,有智慧的教师灵活地拓展教育方法,中午开设有主题的英语角,使口语训练和句型复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更为主要的是,在自由开放的英语角交流平台上,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交流对话形式自由灵活,学习环境从枯燥单调走向了活跃有趣,继而在这个充满活力的舞台上,学生们彼此放松紧张的神经,在有主题的对话中提升了句型复习的效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2-3,80-81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55-160
         作者简介:王念(1984-),女, 湖北恩施人,学士学位,中学二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