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茂秀
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龙湾乡尚三小学 530729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班级秩序维护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育新时代中,广大农村地区的小学班主任教师应在“立德树人”教学任务的驱动下,积极的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化与创新,以此提升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更为良好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农村;小学阶段;班主任管理工作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农村地区的经济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一定提升,但是在教育质量方面则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在农村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班主任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地区的学校教育质量。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应积极通过自身的完善、管理策略的创新,来实现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
一、注重自身专业素养以及管理能力的提升
在农村小学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师作为管理者、实施者,其自身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的水平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的效率及质量。因此,在进行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改革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就应从自身抓起,通过自身素养的提升,来实现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首先,班主任教师应注重自身能力及专业水平的提升。农村地区地处偏僻、消息闭塞,班主任教师接触先进管理理念的机会较少,从而导致班主任教师自身的能力和专业水平处于相对低的状态。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班主任教师应积极的树立自身的终身学习意识,并通过自我发展规划的制定、教学管理方面培训活动的参与、教学管理教研活动的开展以及成功教学管理案例的分析等,来实现自身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教学管理经验的积累。
其次,班主任教师应在自我反思、自我提升中,实现师德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作用。班主任教师是小学阶段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对学生产生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注重自身师德的建设与提升,并以自身的实践教学行为来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以此促进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和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加强班级自主管理、民主管理策略的实施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显著的凸显,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的自主管理地位也应进行有效的落实。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积极的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中师生关系的调整、组织机构的建设以及管理制度的制定,以此促进自主管理、民主管理策略的有效实施以及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首先,教师应注重对班级内班干部队伍的建设。班干部是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的助手,同时也是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代表和意志体现。
因此,教师一方面应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由学生自主的进行班干部队伍的构建,使班干部能真正的代表学生的意愿进行班级事务的管理。另一方面,班主任教师还应根据班干部队伍中每个人的性格特征来进行合理的分工,并具有针对性的对班干部进行相关的培训与指导,使其在胜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更好的发挥带头、示范的作用,实现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
其次,教师还应注重制定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只有具有了严格、科学的规章制度,才能使学生实现自身行为的规范,实现对自身的自主管理。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将《小学生行为守则》等规章制度进行落实,使学生在日常的活动中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民主的方式,集思广益,进行个性化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以此调动学生遵守班级制度的积极性,有助于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
三、注重班级内留守儿童、后进生群体的管理
在广大农村地区,小学班级内存在着留守儿童、后进生等相对特殊的群体,班主任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更应以爱的教育方式正确、友好的对待这些特殊群体,以此实现班级内全体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首先,教师应以“大家长”的身份与班级内的留守儿童进行交往,不仅在学习上对其进行及时的帮助,同时对于其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也应给予及时的解决,使留守儿童能在教师的身上感受到其缺失的亲情、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同时,教师还应注重与学生家长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使留守儿童家长在发挥自身引导、教育功能的基础上,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其次,后进生是每个班级内都会存在的一个群体,班主任教师对待后进生的态度,能直接的影响对后进生的转变效果。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应对后进生给予一视同仁的对待,并在与其进行沟通、交流时,进行其后进原因的分析,在与其家长进行沟通时共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转变策略,使后进生在家校合力中实现有效的转变。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后进生优势及特长的挖掘,并以此为契机,对后进生给予积极的表扬与激励,实现其自信心的树立,为其的转变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促进我国教育水平整体提升的过程中,农村地区的学校教育是非常特殊的一项改革内容,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应从自身的教学管理工作入手,通过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自主管理策略、家校合育策略的实施,来促使班主任管理职能、引导作用的发挥,以此实现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苗潇文.小学班主任领导力改进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
[2] 李根.协同育人:让科任教师成为班级的“主人”[J].学校管理.2019(04)
[3] 孙海艳.浅谈新时期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J].新课程(中).2016(11)
[4] 杨张哲.浅谈班主任如何管理好班级[J].学周刊.20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