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五育”融合瓶颈难题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边天龙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边天龙
        甘肃省临洮县洮阳中学        7305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人才的培养受到社会普遍的关注。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过程中,人们也越来越注重人才的综合能力,进而在人才教育方面人们更注重“德、智、体、美、劳”综合教学,因此“五育”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点方向,也是人才教育的基础。为了提高“五育”教育的效率与质量,教育部门提出“五育”融合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能够高效学习“五育”知识,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破解“五育”融合瓶颈难题的策略,使“五育”融合教学能够完善,进而提高学生基本素养。
        关键词:破解;“五育”融合;瓶颈;难题

        前言:在“五育”融合教学思想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五育”融合也深受校园教学的追捧,而当前在“五育”融合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难题,限制了“五育”融合的发展[1]。首先,“五育”融合的难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当前校园“五育”知识的教学占据课程小部分时间,学生往往在课堂中学习得比较深入,但在生活中却容易遗忘,进而无法有效培养小学生学习“五育”的良好习惯。其次,“五育”由德、智、体、美、劳组成,教学较为分散,通过体育、美术、音乐、劳动、思想政治等独自教学,很难做到“五育”真正的融合,进而为“五育”育人的发展增添了难题。最后,“五育”教学没有真正的衡量标准,很难确定学生五育学习的进展和质量,进而让“五育”融合教学只是徒有形式,无法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一、劳动引领“五育”,加强“五育”融合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增长,人们的生活也奔向了小康,进而家庭收入得到提升,导致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却越来越少,进而使学生劳动意识下降,也没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严重影响“五育”教育的效率,同时在“五育”融合方面,通过劳动教育,能够让“五育”实现统一。所以教师应该以劳动为引,将“五育”完美融合,进而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也能提高“五育”融合教学的效率[2]。例如:在冬天一场大雪过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清雪劳动,在劳动过程中避免不了会互相帮助,这无形中就提高了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同时在劳动中有的学生会寻求快速清扫的方法,让一人清理,一人装雪入车,一人将学运走,这就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将劳动高效地完成,在劳动中也能欣赏美丽的雪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同时还定锻炼身体,强健学生体魄,最后也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这样就将“五育”完全融合,提高了“五育”融合教学的效率,教师也可以根据这次劳动,让学生根据“德、智、体、美、劳”方面进行写作,进而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五育”的重要意义。


二、挖掘教材“五育”元素,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校园教学中,教师往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五育”的教育,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往往注重基础文化知识的教学,没有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使教材中蕴含的“五育”知识没有让学生体会到,进而影响了各学科教学的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分析,然后结合“五育”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让每个学科的学习中都渗透着“五育”。进而让学生能够日常化学习“五育”知识,提高“五育”融合教学的质量[3]。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课文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课文中隐藏的“五育”文化,比如在学习《最后一课》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挖掘其中爱国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五育”元素,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日常授课中就能学习“五育”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科学合理利用评价语,完善“五育”融合教育体系
        在“五育”教学中,学生通常缺乏意志力,并不能长期坚持进行“五育”学习,如在体育训练中,学生会因为运动后的疲惫感而放弃体育锻炼,使小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在劳动过程中,也会有学生因为劳累而懈怠劳动,使学生劳动意识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学生长时间进行德育学习,也会让学生感到无趣与无感,进而不利于培养小学生思想与道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评价语,对学生进行鼓励,提高学生自信心,也能为学生坚持“五育”融合学习提供动力,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五育”融合教学体验进行评价,进而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评价对“五育”融合教学进行整改,进而提高“五育”融合教学的效率[4]。例如:在一次环保公益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清理树林中的垃圾时,教师应该不断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知道公益活动的意义,进而提高学生意志力,进而提高“五育”融合教育的效率,同时在活动结束后,教师也要让小学生对这次活动的收获进行总结与评价,学生可以通过公益活动中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教师在学生的评价中也会获得更多的意见与建议,进而让教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不断完善“五育”融合教育体系。
四、开展特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文化课程难度的加深与考试的压力,学生的学习任务越来越繁重,教师将教学重心放在了文化知识教学中,而忽略了培养学生性格与习惯,同时也减少了课余活动,进而让“五育”融合教学的不能有效地开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特色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要将“五育”融合到活动之中,进而让学生通过有趣的特色活动进行“五育”学习,促进“五育”的融合教学[5]。例如:在进行传统文化专题特色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活动场所的设计,这样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定的劳动,发挥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力,同时在欣赏中国传统工艺品或者美术作品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再通过传统美德故事的熏陶,提高学生道德素养,这样就能够让“五育”进行完美的融合。

结束语:破解“五育”融合的难题,既要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同时也要让教师真正了解“五育”的意义,进而通过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解决“五育”融合的难题,使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者通过对破解“五育”融合瓶颈难题策略的分析,意旨为促进“五育”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为将学生培养成才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鞠玉翠.基于真实情境问题的评价何以促进五育融合[J].中国电化教育,2021(01):14-19.
[2]李竟刚,王虎挺.五育融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49.
[3]李政涛.“五育融合”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J].人民教育,2020(20):13-15.
[4]刘登珲,李华.“五育融合”的内涵、框架与实现[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0,3(05):85-91.
[5]王卓伟.“五育”融合为学生幸福成长助力[J].中国农村教育,2020(16):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