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丽娟
重庆市江津区鼎山小学校 402260
摘要: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以及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阶段,在传统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大多是对写作内容和写作方式进行机械化的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内容,根据范文进行仿写训练。这种教学方式下的作文写作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步骤,但是学生写作方法和写作内容千篇一律,缺乏情感的融入和语言的灵活应用。应用微课教学不仅丰富了传统教学的方式,还便于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场景激发写作的欲望,在真实的场景中自然地流露语言和情感,提高作文的可读性,从而达到优化传统作文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微课;小学作文;有效运用
引言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氛围沉闷,导致作文教学的效果不高,学生写作能力比较弱。在数字化时代下,微课教学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小学作文微课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作文教学中的不足,老师在将微课与作文教学进行结合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入手,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提高作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利用微课丰富作文素材积累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中,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仍然是很重要的教学培养目标。传统的教学背景下,教师通常会鼓励学生多做延伸阅读,并且将课本中的文章读懂读透。这些确实是丰富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方式,但是仅仅依靠这些内容,难以发挥很好的教学实施效果。教师可以基于微课来给学生就范文作更细致深入的分析解读,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章中的语言和表达方式,通过这样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介绍一些优质的课外读物,给学生呈现作品的梗概,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开端。这些都是让学生更好地实现作文素材积累,推动写作训练取得更好的实施效果的教学方法,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有更多实质性的学习收获。教师可以在给学生分析解读课内范本时,合理地创建微课,让学生就一些典型文章有更深入的分析解读。
例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时,教师就可以使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上,悉心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外貌、语言、行为等特征,并且引导学生通过这些特征,更好地理解人物的精神品格,并练习人物写作技巧。在微课的设计中,教师要做到重点突出,不仅要为文本的赏析给学生提供指导,也要将文章中用到的一些典型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做分析解读。这会更加有助于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并且会让学生就一些实用的作文方法和技巧有更好的理解掌握。同时,这会极大地推动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会让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二、巧用微课,激发学生自主写作
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这是微课的教学理念。在传统写作课堂上,部分教师在课堂中占主体地位,由教师告知学生该如何进行写作,学生被动接受,导致学生没有自主发挥的空间。将微课引入作文课堂,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缓解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自主性。
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专题写作活动,以“老舍作品读后感”为主题,让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并写下读后感,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在进行写作前,教师在课堂上播放关于老舍先生文学作品的视频资料,鼓励学生自主查阅关于老舍先生不同时期的作品和对其本人介绍的相关资料。在写作课堂中,教师将自己准备的微课视频资料结合学生查阅、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开展交流探讨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阐述以此素材为依托进行写作的理由。
生1:我通过查阅《骆驼祥子》一书,觉得老舍先生的作品不仅容易理解,而且还很幽默,有的时候还会笑出声来,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鲜活的生活场景,和老师您准备的视频太相似了。我想从这一点出发进行读后感写作。
生2:我通过观看老师准备的视频,觉得生活对祥子太不公平了,为什么勤劳本分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却过不上幸福的生活呢?我要以此为基础进行读后感写作。
学生通过视频和自己查阅资料得到不同的见解,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对学生进行指点,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追求多样化的写作思路。接着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使学生对老舍先生创作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学生通过微课教学理清了写作思路后便会产生自主写作意识,从而提高了写作课堂效果。
由此可见,微课写作教学为学生营造了更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不再单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自主探究总结写作思路,自主写作意识被激发,在写作时能“下笔如有神”,使语文写作教学效率得以提升。
三、优化作文点评和赏析模式
利用微课教学还可以很好地丰富课堂上的作文点评方式,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作文的评改过程中,丰富学生在这个环节中获得的学习收获。传统的教学背景下,通常是由教师来评改学生的习作,学生对这个教学环节的参与相对有限。微课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转变这种现状,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作文评改的空间,并且通过组织大家进行作文自评、小组互评等实现相互学习,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作文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师可以首先通过微课给学生示范如何批改习作,让学生学会习作批改的方法,从而可以进行作文互评或自评。例如,在展开“心愿”这个主题的写作训练时,学生完成各自的作文后,教师可以首先鼓励大家进行自评,在这个环节中找到作文中一些典型的错别字,找到语言表达上不通顺或者存在错误的地方,及时加以改正。随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文互评,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并且指出彼此作文中的不足,然后每个学生改正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有了这些良好的评改基础后,教师再来有针对性地点评大家的习作,并且将优质习作在班上分享。这是很好的作文评改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升了学生的教学参与程度,大家也会基于这样的过程有更多实质性的学习收获,这才是写作教学需要达到的多元训练目标。
结束语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教育工作,在日常教学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学习需要出发,明确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设计多元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为作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利用微课教学的形式,将一些抽象的写作技巧在真实的文章和画面中进行体现,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同时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在反复的写作实践与学习过程中逐步地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时建军.微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10):45.
[2]李桂莲,马娇艳.微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19(05):121-122.
[3]徐增义.微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8(1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