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青河镇第一小学 836299
摘要:语文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学修养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际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对学生语言文字应用和组织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在当前教育中,将阅读和写作相融合来促进学生发展是一大热议话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融合
引言
小学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对于小学生来讲,由于语言文字掌握度低,不能灵活运用,所以在面对阅读以及作文写作时相对吃力。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会忽略两者之间的联系,导致学习难度提升,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想要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教师就应当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展开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学生认识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将阅读与写作结合在一起,提升学习效率,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因为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习惯重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够关注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效率,导致很难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育体制改革中,要求语文教学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机融合,纳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这一要求的提出,可以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通过更科学的教学方式,关注阅读和写作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让小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并且将阅读与写作结合在一起,能够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小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带着兴趣进行学习,有利于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走进中国历史文化海洋,见识不同国家的风俗文化,可以丰富小学生内心的精神世界。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策略
(一)广泛阅读,搜集写作素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广泛阅读来帮助学生搜集写作素材。教师可将语文阅读教学分为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两大部分,课堂阅读主要与教材中的内容相关,课外阅读可以进行一定的扩展。但不论是课堂阅读还是课外阅读,教师都应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并提升学生的素材积累意识。为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素材积累的有效方式。在课堂阅读中,因为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快速且高效的积累方式;在课外阅读中,因为时间较为充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多种积累方式,提升素材积累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牛郎织女(一)》的教学时,我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了素材积累。对于牛郎织女的故事,很多学生都不陌生,所以,这一节课的基础教学效果较好。在基础的教学结束之后,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要把牛郎织女的故事运用在作文中,你会如何进行运用?”这样的问题具有很大的思考空间,有学生觉得可以当作一个爱情故事来用,也有学生觉得可以提炼出牛郎织女的精神,等等。在思考和发言过后,我让学生将这个故事以及刚刚的发言进行整理,并将之当作作文素材积累起来。因为时间有限,我建议学生用关键词积累的方式进行积累。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为了提升阅读的广泛性,我还建议学生在课后阅读和积累我国更多有趣的神话故事,比如夸父逐日、女娲补天。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写作素材会更丰富起来。
(二)通过阅读教育对文章进行适当的扩写
学生对文章知识的领悟和理解是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教师引导,带领学生对相关文章知识进行深度分析,促进学生对文章阅读相关思想感情和主题的感悟与理解,增强学生的阅读感悟。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文章提出相关疑问,让学生通过自身对文本理解与感悟,充分使用发散性思维来对文章内容进行扩展延伸,这样做不仅能够让文章结构更加丰富饱满,增强学生文章写作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极大地降低了学生自行写作文章的难度,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新型玻璃》这篇文章教学中,文章通过对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和吃音玻璃以及吸热玻璃等相关新型玻璃写作,来突出他们在实际中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这篇文章,进而让学生想象一下未来社会发展中,玻璃会发展成什么样子?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感悟思考和创新,从而让学生通过自身创新性思维对文章进行扩写,并通过自身的情景设立来突显未来发展中玻璃可能产生的形式,从而促进阅读教育与写作教育深度融合。
(三)重新设定教学目标,拓宽读写融合方式
在阅读练习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素养等因素,重新设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深入阅读文本内容,了解作者思想情感,挖掘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在写作练习中,教师需要运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汲取素材,开展基础性的写作练习。通过围绕文本中心思想,要求学生从作者的角度看问题,在写作中表述自身的思想情感。例如,在教《燕子》一文时,教师可以先提出几个问题,检测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经验。通过让学生即兴描写燕子的形象,然后再要求学生阅读文章,并与文中作者描写燕子的文字相比较,从中找寻学生写作的不足。这样一来,教师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写作特点,还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四)对学生的写作成果予以肯定行评价
阅读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写作习惯的动力却未提上议程。鼓励性的评价可以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动力。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审阅学生写作出来的每一篇文章,并用幽默且能引导学生继续努力的评价。此外,评价还可以具有互动性,可以适当让学生与教师在作文中进行趣味互动,而目的在于打消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让学生不排斥写作,经过肯定与鼓励,渐渐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当学生写作训练到达一定层次之后,想要再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就需要更多的词汇量阅读量来支撑其写作,所以阅读教学又重新受到重视,而此时,教师又同样引入阅读的教学环节,采用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教学手段,以此形成写作到阅读,阅读到写作的良性循环,进而使阅读与写作教学高度融合,在相互作用之下,既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久而久之,则可在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融合在一起,是教育体制改革提出的基础要求,这一要求也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所需相符合。阅读与写作的融合,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以为小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掌握科学的教学方式,通过灵活的方式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融合,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能够热爱阅读与写作,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让语文这门课程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发展,为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瑞玲.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J].学周刊,2017(5).
[2]张明荟.新时期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
[3]张堆山.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J].学周刊,2018(9).
[4]赵红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J].才智,2019(7).
[5]豆怀爱.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