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思考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1期(上)   作者:殷大新
[导读] 新时代,小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已从课程教材教学层面得到了落实
 
         
        殷大新
        甘肃省高台县巷道镇中心小学       734300
         摘要:新时代,小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已从课程教材教学层面得到了落实,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本人试从统编语文教学文本入手,挖掘教材生态文明因子,探寻小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切入点,谈谈一些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态道德教育;策略;主题阅读
        随着科学和人类对世界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国家肯定了自然作为生命体的内在价值,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教育领域《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已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了学生德育之中,要求从课程教材教学层面落实学生生态德育教育。下面本人试从统编小学语文教学文本入手,挖掘教材生态文明因子,探寻小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切入点,谈谈一些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
        一、生态道德教育简述
        生态道德是指人与社会在与生态自然共处时必须要遵守的行为准则、规范与责任等。生态道德教育其本质是指导和协调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在面对生态环境问题时,自觉采取的行为和承担的必要责任。目前,生态道德的评判没有标准,且无强制执行规定,主要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文素养、地区风俗习惯等,在生态道德问题上,人必须要学会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在贴近自然生活的同时也需要遏制和避免生态危机,共建社会生态文明机制。故而,在中国素质教育中,生态道德教育已经成为了重要内容,是指开展人和自然为话题的生态教育活动,有组织、计划的将学生生态价值观树立起来,养成正确的认知和行为意识,善待自然,融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教育内容。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道德教育的渗透策略
        1.阅读扩展,开展生态主题阅读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总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小学阶段要适当补充学生的阅读内容,结合生态道德教育要求,教师可以从课外、或网络下载来学习以自然生态为主题的阅读材料。例如《发现之旅》、《寂静的春天》,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并不一定拘泥于书籍形式,生态道德教育也更加强调学生的主观体验,故而可以多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播放相关纪录片,让学生们写下心得与体会,强化教学效果。

另外在课余阅读安排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展开生活调查,针对生态问题进行调研,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生态道德问题的辨别和解决能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从书籍和实践中得到提升,并能够养成稳定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在生态道德建设中有更多的体会和思考。
        2.阅读识字,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识字是阅读的首要目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阅读文章要求学生熟读课文,掌握四会词汇,通过识字才能明理,通过识字才能够将文化知识熟记于心。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识字教学部分开展较为简单,以完成固定词汇教学为主,在生态道德教育的背景之下,阅读识字教育应当有所进步和发展,不仅要激发出学生的识字兴趣,还能够从字的意思了解自然,了解生态文化,从传统识字文化领域逐步扩展到自然道德关怀上。例如,在《植树的季节》的识字教学中,就可以通过识字来引导学生关于植树,在教材中学生们将学习“扛”、“抖”、“撑”、“柏”等字,并学会组词,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用特殊颜色标注出手字旁,来让学生更容易辨认和记忆,可以通过图片等来进行深度了解,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踏入到户外活动中,让学生亲自植树,让学生了解树木制造氧气、防治沙尘暴等作用,美化的不仅仅是大理,更是保护人类,保护地球。
        3.读写结合,开展生态主题写作
        阅读是接触文学作品、感受文化魅力的直接途径,语文新课标规范要求中也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应当让学生多观察周围,热爱生活,珍惜个人感受和体验,并不断积累素材,同时,科学的积累也能够让学生更加专注于阅读过程中。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阅读材料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讨论生态道德问题,寻找当下热点新闻,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断积累,从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将阅读与习作进行结合,在生态道德教育中能够让学生们发出对自然道德的反思,贴近生活,并正确理解和认识。另外,也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想象,以畅想未来生态环境为切入点,可以让学生更加重视生态问题,实现深层次的思考。例如,在学习《装满昆虫的口袋》一文时,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之后,根据文章结尾处对法布尔的怀念之情来进行引导,让学生们讨论自己对打自然的兴趣,并谈一谈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与动植物之间的小故事,来完成一篇小作文,注重语言使用流畅,情感表达真挚。
        总而言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共生的,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教师需要从小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抓起,共同打造系统的教学体系,实现生态道德教育在多学科的有效渗透,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加良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蔡泳.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7(03):93.
        [2]刘友杰.生态道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09):78.
作者介绍:殷大新(1964~02)中学高级、本科、 研究方向:教育教学、工作单位:高台县巷道镇中心小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