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月琼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北通镇中心小学 535321
摘要:数学知识的锻炼和引导需要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目的是希望学生在各类知识的掌握上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高效课堂必须以小学生为主,教师的多年教学经验面对每一届学生都要做出科学的转变,应观察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在课堂的教导方式上不断创新,吸引小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模式创新
引言
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逻辑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综合素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也会使得小学生在学习时容易感到困难与乏味,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着教师与学生的重难点科目。所以,面对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师要摒弃传统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积极探索与创新课堂教学活动。进而能够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数学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1当今课堂教学现状
1.1难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于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时才会转变学习态度,主动寻找学习资源,从而增加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和精力,进而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然而当今课堂教学,教师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单方面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很多学生因为数学学习的枯燥性放弃学习数学,甚至出现厌学心理,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正因为如此,任课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方式,采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式教育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给予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2数学教学知识点有待于扩宽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毕竟是有限的,因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教师需要在有限时间和条件内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出更为广阔的学习条件,即需要授课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从最大限度内为学生创造可以进一步获取数学知识的平台。同时也可以给学生制定必要的数学学习指引,用以指导学生在课外采取自学的方式完成数学知识面的扩充,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2小学数学课堂创新的策略
2.1实施多媒体教学,加强空间思维锻炼
小学生在很多数学知识的掌握和锻炼上,最大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使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基础上更好地锻炼,才能促使通过长期学习得到更好的成绩。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对小学生的空间思维锻炼取得更好的成果。“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学习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按照立体的不同角度来分析和观察,可以让学生快速地提升学习成绩。
空间展示过程中,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折叠方式能否实现长方体、正方体的塑造,这样教学的好处在于让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的空间想象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不仅能够对书本上的知识点更好地呈现出来,还能在课外知识的拓展上取得更好的效果。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针对长方体、正方体的建筑进行展示,融入生活化的案例,由此对学生产生的吸引力更大,在各类数学知识的学习、应用方面可以以正确的思路来完成。
2.2增加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标准
教学成果评估,是学校对老师能力的评估行为,通常会用听课的方式进行评估,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对老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其实这两种方法并不合理,对于老师的教学成果以及自身能力的评价有些过于片面。而在新课改提出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以后,这两种方法就显得更加落伍了。例如,我在教授《相交与平行》这节课程时:“昨天已经让大家预习了今天的内容了,下面谁给老师讲讲《相交与平行》这节课程的内容呢?”然后学生争抢着进行讲解,有的学生讲了《相交与平行》的定义,有的学生进行了举例说明。从课堂的反映来看,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但是,学校认为这样的课堂氛围是“乱来”“严重影响课堂纪律”等。所以,不能够只以一种评价为主导,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共同评判的评价标准。
2.3展小组合作教学,锻炼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新课标也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旨在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促使学生可以实现全方位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而秉承着生本教育理念,明确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人,实现自身主导地位与学生被动学习地位的有效转化,促使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进而锻炼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2.4开展生活体验,进行作业创新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师们想要通过教学模式创新来完成对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提升他们的数学水平,就必须要让学生进入到数学知识最真实的环境去中对其本质予以探究,由此做到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实现对他们应用能力培养。作业作为由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其质量会直接反映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因此教师想要通过教学创新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完成对作业的创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在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为他们设计一些以生活为基础的探究性作业,由此来实现对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水平锻炼。
结束语
小学数学的教学应该跟上时代飞速发展的脚步,充分整合和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学习不再抽象化。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理论学习为主,在课堂中针对自己学生的情况设计出更符合新时代特色的教育方法,为日后学生数学教育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佳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94.
[2]崔社超.试析信息化教学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微创新[J].中国新通信,2020,22(12):177.
[3]马正东.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中国农村教育,2020(15):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