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英
湖南省临澧县第一完全小学 415200
摘 要:隔代教育在高速发展,祖辈的溺爱和管理乏力导致部分小学生心理问题大量存在,隔代教育背景下小学生心理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紧迫境地。文章从策略出发,探讨隔代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背景下措施研究。
关键词:隔代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隔代教育一般是指孩子父母因为离异或者工作,无法直接照顾孩子,把教育推给孩子的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而这些照顾孩子的老人成为照顾孩子的“现实父母”。【1】我国老年人参与隔代教育也是常态,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家庭伦理的框架下,不少老年人甚至认为隔代教育是一种家庭和社会责任,但与此不匹配的是,大多数老年人缺乏必要的现代育儿知识。老人对孩子过于溺爱,造成了小学生各种社会、心理问题的产生。国际卫生组织指出:健康的概念不仅是强健的体魄,还包括精神心理层面的健康。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快速发展,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关系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同时小学生的成长也关系着国家未来,也是国家文明素养提升的核心内容。因此,如何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之一。那么,究竟如何利用好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网络课程的开设。
学校是小学生生活的主阵地,在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堂,利用网络平台资源,及时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做到以全面辅导为主,精准辅导为辅。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困难,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如情景剧表演、角色扮演、情境问答等,结合网络平台不断创新活动。不管是心理健康课,还是多彩的活动,都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别人、了解自己,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还能通过以上途径解除心中的孤独,发泄小情绪,从而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
第二、和谐家庭环境的创建。
【2】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十分深刻,这就不仅要求祖辈们之间要和谐交流,还要求祖辈多与孩子父辈讨论育儿心得,扬长避短,相得益彰,寻求教育的最大合力;另外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触,疏通亲子感情,只有父辈与祖辈协调一致,相互理解与支持,才能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欢乐、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在互补中给子女较为完善的教育。让老人明白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态度和方法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引导他们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更好地与孩子进行交流,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让孩子感受到无尽的爱。
第三、与时俱进的思想。
因为老一辈的思想观念、认知程度,以及生活方式的相对落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一味的迁就,这都很容易养成他们自私、任性等坏脾气,让孩子养成懒惰、散漫等不好的恶习。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大,他么所接触的人、事、物,容易造成孩子的视野狭隘、体质柔弱。如果让孩子长期生活于老人的世界中,他们的言行举止、性格特征,会被孩子们模仿、克隆,从而会诱导心理老年化等问题,失去天真活泼的本性。【3】祖辈们应与时俱进,转变旧观念,讲究新方法。对孩子的爱要适度,做到严管与活教两手都要硬,实现严肃与活泼的和谐统一。要跳出小圈子,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让他们接触大自然,认识外面的大世界,锻炼他们的体质,培养活力。要重视科学施教,活学活用现代家庭教育知识,及早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并加以正确引导。如果有条件,学龄前的孩子最好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轮流帮带,借以平衡差异性,消除局限性。
参考文献:
【1】朱敏.老年大学开设隔代教育课程的实验研究——以《科学育儿与隔代教育》为例[J].成人教育,2019,39(08):47-51.
【2】阙攀.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及解决对策[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02)
【3】陈萌,马丽枝.城市家庭隔代教育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8(22):82-83.
备注:本文系湖南省十三五一般课题《家校合作促进隔代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研究》课题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