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期   作者:秦丹丹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程度加深,教育界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方面的探索也逐渐多样化,力求在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下用更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来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
        秦丹丹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程度加深,教育界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方面的探索也逐渐多样化,力求在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下用更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来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应用思维导图教育的模式也是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大背景下的新要求,思维导图应用的核心就是通过联想记忆的模式将相关知识梳理成有逻辑的思维体系,从而帮助学生学习记忆,也能够形成知识综合体系,提高学生的知识梳理能力。本文主要通过对思维导图的介绍,分析思维导图应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并且给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思维导图;教育改革
        引言:目前素质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教育界对于教师教学的要求不再局限于知识理念的灌输,单纯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进行教学,目前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更加看重的是综合素质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学习成绩之外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整合能力等等能力的总和,这不仅是学生个人未来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社会对于学校毕业人才的急切需要。而思维导图的应用模式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通过思维导图的架构和联想帮助学生整合知识,形成体系,从而在提升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能力。
         一、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传入中国,最初是应用于帮助具有一定学习障碍的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后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于学生个人综合素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界也开始重新审视思维导图在教学方面的应用。随后思维导图在教育方面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并没有形成以学校为单位的具体规模,大多是教师个人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形成知识体系而进行的思维导图引导,这种教学模式更多见于大学的课堂教学,在初中高中的教学应用还相对比较少。今天主要探讨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和可行性,并且给出相应的策略分析。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的意义
        1.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当前的学校教育更多偏重于成绩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而进行知识教育和知识灌输,并不利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而且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往往会被教师丰富的经验思考代替,学生只能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接受来自教师的思考和知识逻辑体系,反而不容易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而思维导图的应用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在引导整篇课文学习之前,让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形成思维导图,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梳理整篇文章,进行自我思考的过程,非常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牛津版初中英语课本中,在章节《Family and friends》中,学生可以阅读课文梳理全篇涉及到的人物和一定的人物关系进行思考,更好的梳理通篇文章内容和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知识体系。


        2.形成联想记忆
        思维导图的核心就是通过联想完善整张图形框架,而思维导图应用在初中英语教学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联想记忆,帮助学生更好的补充自己的学习框架。例如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接受新知识,如“to”在英语语法中的应用,就可以把“to”当作思维导图的核心,然后延伸“to”在各种条件下的语法应用,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这种学习模式的形成可以应用在所有英语语法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教师对于重点知识的总结,让学生形成专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类似于这种模式的思维导图刻画可以应用很久,在学习新知识后可以继续延伸思维导图,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框架,帮助自己提升[1]。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应用的具体策略
        1.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思维导图是一种学习模式,它的主要应用就是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习惯和知识体系。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己预习绘画自己的思维导图,基本掌握整节内容的基本框架和大概的重点知识,并且可以在预习绘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疑点标注出来,在教师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提出,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问题[2]。
        2.鼓励学生沟通交流
        由于学生之间对于知识的重点理解并不相同,所以在思维导图绘画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会存在较大差异,即使教师给出固定的思维导图核心,学生在延伸方向上都会出现较大偏差,更不用说如果教师不给固定的思维导图核心的情况下学生对于章节内容的理解。这是因为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对课本内容理解,以及对于知识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之间积极主动交流,或者分成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和讨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完善思维导图的内容,让思维导图内容更加充实,重点难点的解决情况也会更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思维宽度,并且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补充,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加符合目前教育背景下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要求。
        四、结束语
        在新时期教育改革深化的背景下,对于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思维导图教育模式作为一种全新有效的模式,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下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目前思维导图教学在我国还没有广泛应用,但是可以看到其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参考文献:
        [1]刘晖.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2018
        [2]林凤.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