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芹峰
浙江海亮高级中学 311800
【摘要】浙江选考政治学科《经济生活》选择题,历次考试中多次出现经济数据的图表题,这是很多学生感觉容易失分的题型。本文从经济学图表题的分类入手,探讨关于这一题型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以期更好的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能力提升。
【关键词】现象与原因纵向与横向增长率与数值
纵观2015年浙江施行“七选三”选考以来,累计十一次选考,其中九次出现了经济学数据的图表题。这是很多学生感觉容易失分的题型。本文从经济学图表题的分类入手,探讨关于这一题型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以期更好的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能力提升。
根据图表题的设问角度,可以将图表题分为两类题型:一是分析图表数据呈现出的变化,即图表的数据变化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称为“现象类”,这一类题型占据高考中的多数;二是在“现象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经济数据的变化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称为“原因类”,这一类题型难度较“现象类”有较深层次的逻辑思考,对学生的知识要求更高,难度较大,在选考中是少数题型。本文以“现象类”和“原因类”两道浙江选考真题为例,探讨解题思路与方法。
例题1:下表为2013-2016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
.png)
A.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B.劳动报酬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C.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所提高 D.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所提高
从本题的设问“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该题属于“现象类”,也就是要分析图表中的两组数据“2013年--2016年居民人均支配收入增速、人均GDP实际增速”的纵向变化以及这两个实际增速的数据之间的横向对比。从图表的数据项目“居民人均支配收入增速(%)、人均GDP实际增速(%)”可以看出,本题要比较的是增长率的变化情况,而不是两项收入的数值。解决经济数据图表题解题要遵循“三看”的思路与过程:一看标题,确定图表的主题是什么;二看图表,对图表数据进行观察与分析,作纵向与横向对比;三看备注,备注是对图表的补充说明。然后结合常规的题型进入解题环节。
本题的标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数据”,比较项目是“居民人均支配收入增速、人均GDP增速”,学生要有一个基础知识是明白GDP代表经济发展水平。从纵向上看,两组数据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居民人均支配收入增速、人均GDP增速2013--2016年收入增速下降。从横向上看居民人均支配收入增速与人均GDP增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本题没有备注,所以第三步看备注即可省略。接下去进入审题肢环节:从这些数据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居民人均支配收入增速与人均GDP增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故A的说法“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符合图表的现象。虽然“劳动报酬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这一观点是教材的原文,而且也是符合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但是图表未体现劳动报酬的数据信息,所以B选项认为“劳动报酬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排除。C选项也可排除,因为图表数据仅有居民收入和人均GDP的增长率,但并没有居民收入和人均GDP的绝对数值,所以无法计算“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同理也可以把D选项排除,虽然有居民收入的数据,而且居民收入包含劳动报酬,但是图表数据不能直接说明劳动报酬的比重增加。总之,本题只要把握第一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第二行人均GDP的关系,即可选A.所以“现象类”图表题,一定要根据图表提供的经济数据来进行分析和选择,尤其注意不要误选本身说法正确而并非题目本身提供的数据得到的结论。
例题2:原因类:下表为近三年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状况,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png)
注:财产性收入是指运作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①居民收入增速下降 ②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比重提高
③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④居民投资渠道增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原因类”选择题的解题过程跟“现象类”选择题大体相同,在分析出经济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出现这一经济现象的原因。一看标题“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状况”;二看图表“可支配收入、工资、财产性收入”三个项目可支配收入包含工资、财产性收入。三个项目纵向比较,其中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增速下降,而财产性收入增长率提高。三看备注,是对财产性收入的内容解释。根据设问“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故排除①选项“居民收入增速下降”的经济现象。②选项表述错误,劳动报酬属于初次分配,直接排除。③选项入选,经济发展是居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④选项入选,投资渠道增加有利于财产性收入增长。所以本题选D选项。“原因类”图表题,一定要根据图表提供的经济数据来进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而不要误选经济现象的选项。
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要处理好“现象与原因”、“纵向与横向”、“增长率与数值”三个关系,即要明确题目是要归纳经济学数据反映的现象,还是探寻出现某种经济现象的原因;要明确是要做同一项目按照时间来划分的数据与数据的纵向比较,还是不同项目之间的数据的横向对比;要明确是数值的变化,还是数值的增长率的变化。处理好以上三者关系,即可得出正确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