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1期   作者:欧运坤
[导读] 情境教学法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教师分类使用,既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用生活元素融合数学内容
        欧运坤
        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城关第四小学   556499
        摘要:情境教学法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教师分类使用,既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用生活元素融合数学内容,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又可以创设趣味化情境,用游戏活动融合数学内容,促使学生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
引言: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提倡各位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方式,改善一成不变的教学局面,激发每名学生的学习动力,当在教学低年级的数学课程时,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按照即将教学的教材内容,制定适宜的教学情境,既有利于突出教材中的教学重点,又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这会起到较好的促学作用。并且,多媒体能够从互联网中搜罗众多的信息资源,可以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这会增强该方法的教学作用,从而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1.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1有助于开展数学教学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会在课堂上,为学生创建某种适于教学的环境,令其在环境的作用下,对教材中的内容深度理解,如果可以应用在数学课堂上,这会有助于开展数学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1.2有助于提升积极性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性对学生具有促进作用,这就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多样化的情境会给学生全新的学习感受,同时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这会有效地增强数学课程的吸引力,从而能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2.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创设生活化情境
        在数学课程中,能够无时不刻地体现出生活化元素,如在计算路程的时候、计算价格的时候,这就能够创设生活化情境,用情境的力量指引学生深入教材,同时有助于转化教材中的知识难点,帮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思考,这会有助于尽快地吸收。
        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学生要学会使用长度单位表示某些物体的长度,这就能够结合生活中的多种事物,用作事例进行教学,形成生活华情境。
        首先,令每名学生拿出自己直尺,观察尺子上微小的刻度,对学生说:“同学们,能给老师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吗?”,学生会说:“有好多不一样的竖线!”,教师继续说:“没错,这些竖线分别代表厘米和毫米,大家知道有什么作用吗?”,这会引起疑惑,此时在多媒体屏幕上,分别展示大桥、长板凳、尺子、指甲盖四种物体,再会出示四个文本框,分别包括“100米”、“1米”、“1分米”、“1厘米”,需要学生思考文本框的内容,找寻相对应的物体。


        然后,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直尺,测量自己的指甲盖的长度,会发现越长为1厘米,这就可以令其将“1厘米”的文本框与指甲盖连接,此时会告知学生长度单位的换算原则,令其数一数直尺上的“厘米”数量,有些学生的尺子为10厘米长,有些学生的尺子为20厘米长,这会转化为1分米和2分米,将尺子图片与“1分米”文本框连接,此时教师再提问说:“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分米和厘米,长板凳会不会1分米或1厘米长呢?应该选择哪个单位呢?”,这会促使学生选择“1米”,最终会剩下“100米”的文本框,自然会对应大桥的图片。
        因此,通过生活化情境,可以引用诸多符合教材需求的生活事物,帮助学生理解各种长度单位的大小,从而能够提升学习效果。
2.2创设趣味化情境
        在趣味化情境中,能够运用诸多有趣的材料融合教学内容,使其变得更加有趣,这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讲,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如果能够运用在数学课程中,这会有利于提升积极性,为开展课程教学提供有利条件。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学生要学会计算简单除法的余数,可以在课堂中组织数学游戏活动,形成趣味化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
        在课堂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能够被整除的除法算式,如“33÷3”、“10÷5”、“48÷6”等,先让学生速算,再给每个算式中的除数加1,如33变成34、10变成11等,以此类推,此时会发现不能得出整数,教师说道:“现在该怎么办呢?剩下的数字会变成什么呢?”,令其产生疑惑。
        然后,在课件中,在每道算式旁写出1到10的数字,要求学生从中找出每个算式剩余的数字,如“34÷3=11……1”,这会令其发现增加的数字和剩余的数字相同,令其理解余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重新展示新的课件内容,如“57÷5”、“69÷2”、“12÷8”等,要求学生速算求余,将答案写在纸张上,由教师亲自检查,如果某名学生完全正确,会立即获得1颗棒棒糖,如果存在错误,会口头鼓励学生,促进学生之间展开竞争。
        那么,经过游戏活动的逐步带动,会促使学生能够锻炼计算余数的能力,并且在课堂中会形成趣味化情境,有助于提升学习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低年级学生的时候,需要时刻地把握学生的兴趣动态,用令其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素材,同时施展合理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更利于理解数学知识,这会增强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发建.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科学运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9):50-51.
[2]包巧兰.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写算,2020(31):125-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