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权
重庆市綦江实验中学校
摘要:当前,教育现代化2.0的时代已经来临,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共识。高中物理实验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本文试图从信息技术角度出发,对高中物理实验的创新进行研究,给出几点个人的建议,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物理;实验创新
我们都知道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为各种原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一直未得到有效的践行。不过,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带来了福音。如何借助信息技术,促进高中物理实验创新也成为了诸多教师着重探究的课题。本文立足笔者多年实验教学经验,结合具体的案例,对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融合进行了探究,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借助信息技术,模拟物理实验的现象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借助物理实验,能够促进学生对抽象的物理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思考与对知识的探究,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知。而且,我们需要知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一些教学内容,仅仅依靠教材上的讲述是无法使学生掌握的。而且,很多教师的表达,与在黑板上的写写画画,仍然无法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不过,借助于信息技术,进行物理实验现象的模拟,可以将物理实验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示在课堂上,并且为课堂增加色彩,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比如,在“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的相关知识的教学中,对于这些外太空的事物,本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且还要探究他们之间的存在的引力关系,对于学生来说肯定是不容易的。传统的教学手段也很难表现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太阳与行星在太空中相互运动的视频,运用电子设备标出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可以让学生观察到太阳和行星相互吸引的运动轨迹。所以说,借助于信息技术模拟物理实验现象,可以更为直观地、动态地为学生呈现物理学知识,使物理的学习不再是抽象的,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万有引力定律。
二、借助信息技术,仿真物理实验环境
高中物理作为一项有较强实验性的课程,物理实验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但是实验具有规律性,物理实验需要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进行一遍又一遍的验证。在以往传统的高中物理实验课题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实验环境的限制,造成物理实验结果和物理理论不符的现象出现。
由于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有着严格的规章限制,所以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不高,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也较少。但是随着课堂模式的创新,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突破了时空和时间的限制,让学生可以利用电脑自主学习和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完善了课堂教学机制。
在高一物理第五章“电流和电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实验教学环境用不到电流表,老师在课堂中会告诉学生如何使用电流表,以及电流表在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正是这些实验条件限制了学生的实验操作,造成很多学生害怕会损坏仪器而不敢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条件会在无形之中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学习,不仅可以保护实验仪器不被破坏,也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创新精神的发展。
三、借助信息技术,扩大学生探究层面
当今是一个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的时代,在网络平台上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这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我们要仔细进行资源的筛选,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去。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接触到更多的物理实验,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课件和教案的备课。并且借助于信息技术,可以使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多方位的交流学习,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增强学生和其他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物理实验知识和信息的共享。
例如,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学习网站,让学生自行搜索相关内容,自主进行课前的预习,通过对这些网站上的视频观看,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关系,对这一知识点有更深刻的印象。在课堂中,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讲一讲,从而深化对知识点的认识,有不懂的,也可以在课堂中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与学习。采用创新的信息化教学也是新媒体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属于一种较为简便的学习模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丰富物理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善于发现新的事物,多动脑思考。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出现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高中物理实验能够得到有效的创新,为很好的为课堂知识的教学服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思考与探究,从而全面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韩秋亮,吴帅发,张明利,王雨薇.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整合[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2]耿广晓,朱书慧,汪基德,蒋玉磊.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设计[J].学周刊,2014(1):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