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辉
唐山市丰润区任各庄中学(河北 唐山)064000
摘要:随着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和发展,在中学阶段的教育中,老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身的思考能力。在新时代课改的条件下,中学数学教师也在努力使自身的教育模式循序渐进地创新,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的学习。并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越来越多,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上课听讲的热情,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本文就初中数学中灵活运用乘法公式和教学课堂进行分析,为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和乘法公式的灵活运用提供更多策略。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探讨;乘法公式;灵活应用
引言:数学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目。因此,数学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因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最重要的。中学数学中的问题就是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考察,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的解决问题,提升学习效率。
一.中学数学的教学方法研究
1.通过合作学习,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学生在中学时期就应该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学校的重点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等一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意识,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去积极讨论数学问题,去探究,去解决问题。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思考的时间,从而小红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引导学生们在集体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优点。通过这种方式,使同学之间的数学能力得到更快的提升。在教学过程,教师也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面对数学问题的时候,通过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来养成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发挥引导作用,增强课堂互动性
学生们之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教导,就是因为教师们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学习时,一定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这样教师们就可以全面掌握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度和学习状况。除此之外,教师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要适当的进行转变,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学生们应该主动去跟着教师的引导去学习并进行自我理解,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们也应该慢慢地用自己优秀的教学语言来启发学生,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自信心。
二.在中学数学中对乘法公式的应用方式
在中学数学的基础教学内容中乘法公式是一项基本内容,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部分内容时,一定要主动去引导学生,让学生们自己去思考其中的内容,同时还要为学生们列举一些实际案例,帮助他们理解。中学数学的乘法公式包括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差公式两种。
1.对乘法公式进行正用
正用乘法公式是最为简单,也是最为常用的一种运用方法。它是将题目当中的式子拆分成乘法公式的形式之后,直接运用的。
解题思路:例如一道题目中出现像101、102、103连续的整数时,只要将中间的数字作为基础,将101和103用(102-1)和(102+1)来表示,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运用相应的公式拎行计算了。
2.对乘法公式进行推广应用
乘法公式在运算之前,我们常常会用a、b、c等简单字母来对式子进行简单的表示,每个字母均可代表一个数字或者一个式子,这样概括起来的式子就可以进行推广应用,可以帮助学生们有效记忆,加快解题速度。
解题思路:在运算之前,我们可以先去观察题干,看其中是否存在一些规律。如果题干中出现两个因式,这两个因式中除了包含相同的项以外,还会包含相反的项,那么我们就可以运用平方差公式来对题目进行计算。
3.对乘法公式进行反用
反用乘法公式是数学思维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逆向思维模式,是指在解题过程中将乘法公式进行反向运用,这样学生们在解答逆向思维题目时就会事半功倍。
解题思路:反用乘法公式可以将原有的乘法公式转变为符合题干的公式,以减少计算量,提高解题效率。
4.对乘法公式进行变用
乘法公式虽然是固定不变的,但是乘法公式的运用却不是一成不变的。乘法公式在运用时一定要配合学生们灵活的思维来进行,公式可以根据题干需求进行相应的变形和组合,以此来提高解题效率。
解题思路:在分析题干时,我们可以先将其中的相同元素进行整理,之后再运用乘法公式进行组合变形,变成我们常用的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三.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老师在进行教学课堂中,通过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的思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且让学生熟练的运用公式计算,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形成有效的数学学习思维,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永明.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教学策略探讨[J].中学教研,2016.
[2]唐进力.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微探[J].新课程研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