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问题驱动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课堂探索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1期   作者:许斌
[导读] 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的主要科目之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
        许斌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教师进修学校255300
        摘要: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的主要科目之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程度不断提升,特别是移动讲台、云课堂的出现更使得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丰富程度大幅度增加。作为小学阶段学习难度较高的学科,小学数学的深度教学需要对当前教育环境下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以核心问题作为指引增强学习本质,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核心问题;小学数学;深度学习
        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机遇同时也造成了很多问题的出现。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此阶段应给与正确的指引与鼓励,牢牢抓住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本质问题,即核心问题,增加数学学习的深度,提升数学学习与西湖学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教师有必要对当前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有待改进之处进行反思,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及学习需求,探寻更加符合时代特征,更能够突出数学学习本质的教学方案,从而拉近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促进二者融合。
        一、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且保守
        尽管现阶段可用来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手段不断增加,但多数教师仍然选择传统教学模式,部分教师一时间无法接受新鲜的教学观念,也无法快速掌握新型教学技术的使用技巧,还有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个人色彩较为严重,坚持以个人经验为主。基于此,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依然为讲与练相结合的固定模式。就学科特点而言,数学学科并不想语文那样具有语言特点,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散发文字魅力,也不想科学那样有趣,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枯燥性较强,再加上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十分活泼,这种单一的以知识填充为主的教学方式不仅达不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还会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整体来说,当前教育环境下采用此教学方式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并不明显,久而久之会对数学本质探究产生影响。
        2、教师对深度学习的理解程度较低,数学学科教学本质未凸显
        应试教育对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直到现在很多教师依然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质量衡量的唯一标准,一味的通过知识灌输提高学生的学科分数,在教学目标的建立方面并没有过多的思考,更多的是为了完成学校及有关部门的教学任务,在重点教学内容的确定上,部分教师以个人经验为主进行判断,还有部分教师将篇幅较多的理论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很少有教师会在此过程中思考学生的个人发展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深度学习主要是对抽象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整合,将数学学科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立体、更加具体。换句话说就是将感性的知识点进行深度加工从而转化为理性认识。相较于普通学习来说,深度学习的目的性更加突出、计划性更强、更具教育意义。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以传播知识点为主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对数学本质的探究引起重视,机械化的训练方式使得学生进行思维能力锻炼的机会大大减少。因此,现阶段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停留于表面的较多,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最佳时期也因此错过。
        二、核心问题驱动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策略
        1、提炼核心问题,梳理知识脉络
        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多为基础知识。要想对该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拓宽学习深度,就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即以教材本身或某一知识点为主要载体进行知识梳理,将其中某一单元等座位切入点,充分调动局部力量,为整体发展做铺垫,同时也在此过程中完成核心问题的提取,然后逐渐增加学习深度,拓宽知识面。以克和千克的认识一章节的学习为例,该章节是小学数学单位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用过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引出存在相同关系的其他数学量,亦或者对其他数学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如分米和毫米、毫米和米等。在一步步的探究过程中,学生逐渐发展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具体关系,不同单位的描述范围等,从而更加清楚地明白单位存在的重要意义,同时正确的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样以点带面的教学方式符合现阶段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此过程中会收获诸多学习技巧,有助于其学习兴趣的增加,从而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对数学学习的本质进行探究。
        2、创设教学情境,构建知识结构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概念类的知识点较多,若在教学过程中仅对该知识点的相关概念进行讲解,课堂趣味性将大大下降,直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久而久之,学生甚至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或抵触情绪,不利于数学学科的深度教学。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深度教学之前应首先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资源的应用价值。情景教学法是近年来教师应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其在问题引导与深度教学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十分显著的,与此同时,该教学方法的应用还能够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的创新要求,通过教学情境的建立给与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从而吸引其学习兴趣,提升其对数学知识点的求知欲。以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章节的教学为例,本章节是继九九乘法表后学生最先接触到的乘法知识,对于乘法原则的巩固及后续多位数相乘知识点的学习十分重要。因此,在该部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与已学数字加减进行对比,从而促进学生记忆力的增加。
        要想真正实现深度学习,达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目的,仅仅停留于表面知识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及思维发展需求进行了解,从而有针对性的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所需元素,从根源上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吸引力,为学生数学成绩的进步注入新的动力。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与发展空间。基于此,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巨大优势,如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情景创设。还是以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章节的学习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该章节的核心问题,同时掌握计算的基本原则,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与该章节有关的动画视频,亦或者通过flash插件将其中的人物进行动漫处理,使动画内容的展示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深度及积极程度也随之改变。值得提醒的是,该教学方式的应用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因此,学校及教师本人应对教师群体及本人计算机应能能力的培养引起重视,通过技能培训等多种手段增加教师的应用能力。
        3、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古人常说学习源于思考,思考源于疑问。前文提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及个性化发展需求进行思考,在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课堂问题进行设计,注重其探究性、挑战性的提升,从而快速带领学生进入课堂教学情景或数学情境,缩短学生由浅性思考向深度设疑过渡的时间,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存储与思考状态的时间,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此过程中,适当的问题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再次梳理,从而逐渐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积累解题经验及问题解决经验,促进其数学思想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章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无法快速理解圆形的结构特点,更不能熟练掌握圆形的周长公式、面积公示等问题。基于此,教师可在教学之初设计互动游戏,让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以个人为单位排成长方形的队,向靶向表的中心射箭,成功射中的学生可获得相应奖励。此时,不免有学生会提出该游戏不公平的问题,不论是从周长的方面考虑还是面积方面进行思考,长方形的排队方式都不是最佳的。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的广泛讨论,部分学生认为正方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部分学生提出了圆形的排队方式,但并无法解释该方式存在的优点,此时可引出半径的结构概念,帮助学生首先认识圆形的基本结构同时掌握圆形所有半径均相等的结构特点。这样一来,学生对于圆形的探究兴趣大大增加啊,小游戏的学习形式也是的数学教学的氛围更加活跃,为学生思维局面的开放提供了平台,有助于加深圆形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
        从另一方面来说,该教学设计不仅轻松地将本章节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展现出来,也让学生更加真切的体会到数学学习与生活之间的种种联系,对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数学学科的魅力也在此过程中得以凸显。
        4、有效追问,深化思考层次
        单个问题的引导在核心问题的解决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要想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复杂性较高的问题,教师还需要通过问题串的方式进行重新设计,通过逆向思维等形式促进学生思维水平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小学数学前期的图形的认识章节的学习为例,教师可首先让学生根据个人理解及个人生活经验、个人想象力用卡纸剪出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形状。之后引导学生在教师范围内对自己所剪图形进行寻找,并诉说两者的共同特征。最后让学生在不同图形的卡片上涂上不同的颜色。这样做、找、说、涂集于一体的教学方式是学生亲身参与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不同图形的结构特点的理解及记忆会更加深刻。就学生本身而言,图形的认识一章节的学习时间较早,对于刚刚步入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能够大大激发其学习兴趣,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又为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机会。
        5、创建空间,拓展思维深度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十分明显,多数学生的思考方式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基于此,教师在对核心问题的引导进行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此问题,在遵循该原则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切忌个人思维高于学生思维的错误思想,逐渐提升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认知的层次练习之间的融合程度。
        例如在对统计与可能性这一章节进行学习时,教师可利用事先准备的材料对不同数量的船、房子等卡片进行展示,让学生从十张图片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图片,之后提问该图片可能是什么内容,某一同学抽到船的可能性为多少,最后将图片抽取这一简单的互动环节升级成为课堂互动游戏。即选取两名同学抽取卡片,抽到房子左边同学获胜,抽到船右边学生获胜,问学生该游戏是否公平,亦或者提问学生究竟谁获胜的几率较大,双方获胜的可能性分别为多少。首先采用简单的抽取卡片的形式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理解游戏方式,在此过程中每张卡片都有可能被学生抽中。在学生已经掌握游戏方式之后对不同卡片抽取的可能性进行提问主要为统计与可能性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最后,将简单的纸片抽取转化为互动游戏,一方面增加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利用个人理解对不同内容卡片抽取的可能性进行计算,从而确定比赛是否公平。
        这样通过一个简单的信息作为导入逐步提升练习深度的学习方式能够不断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学习的兴趣,课堂趣味性得以提升,更为重要的是,该设计方式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迎接新一轮的挑战,从而在一次次的尝试与思考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这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信心的提升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结束语
        数学学科具备计算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及认知发展规律从而稳准狠的找到核心问题并以此作为引导开展教学活动。一方面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得到锻炼,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有助于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的进步,这对于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深度学习来说也是十分宝贵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未来基础教育的发展更加智能化与可视化,教师在问题引导与核心问题应用过程中应更加关注技术元素的融入,促进学科教学与技术发展融合的同时发挥互联网技术的巨大优势,为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创建更加良好的应用环境。另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是贯彻落实新课标改革方案的重要措施之一,要想实现核心问题导入价值的不断提升,使学生深度学习的层次不断丰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紧紧抓住这一元素。
        参考文献:
        [1]郑碧英.问题驱动与问题跟进下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实施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88):77-78.
        [2]叶秀贞.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深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当代教研论丛,2020(08):65-66.
        [3]彭建日.凝练问题核心 促进深度学习——也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核心问题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20(23):50-51.
        [4]李嘉新.基于核心问题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0(20):15-16.
         基金项目:本文系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ZJZ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