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萍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靖西民族高中 533899
摘要: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无法忽视的一点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存在。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无论是从知识能力水平上来说还是从性格特性上来说都是各不相同的,而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是无法将这种差异性忽视而将学生融合的,因此,教师就需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自身的发展,从而共同形成一个文明和谐的班集体。
关键词:高中地理;差异性教学;方法研究;重要性;专业知识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差异化的形成原因及重要性
(一)高中地理差异化形成的原因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要表达的就是每个人在读《哈姆雷特》时的思想时各不相同的,就好比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一般,都是存在差异性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如此,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又造成了他们每个人的不同的学习能力,从而也就会造成他们在学习地理知识时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地理时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地理基础各不相同。对于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来说,由于学生已经在初中的时候已经接触过地理的一些知识内容,但是学生们有的学得好,有的学得不好。这也就代表着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在学习高中的地理知识时往往会顺延他们原本的固有的地理思维认知来进行学习,这样一来就容易形成地理教学总的差异性。
2.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很多的教师以及学生的认知中始终都觉得地理学科是一门副科,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用来学习地理,从而就容易产生地理学习的差异性。
3.对于地理学习的目的存在差异性。对于地理的学习而言,有一些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有一些学生学习地理是为了了解地域风土人情等,从而就会导致地理学科的学习存在差异性。
(二)高中地理差异化教学的重要性
对于教师来说,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做到的不是将所有的学生同化,而是应当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存在。曾经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连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这就充分的说明了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的存在是高中地理教学的必由之路。教师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时应当针对学生的地理基础不同而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不能够只顾及基础好的或者只顾及基础差的,应当做到教学中的公平性,使学生能够平等的学习地理知识内容。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不能够想要去强制性的将地理中存在的差异性消除,而是应当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来看待这种差异性的存在,从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思维,来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提升。
二、高中学生地理差异化教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一)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是实现高中地理差异化存在的前提,因为只有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足够丰富,才能够面对学生的知识存在差异性。而且对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言,教师的知识深度实际上决定了地理课堂的教学深度,因此,只有教师具备了足够的专业知识,才能够使地理课堂的差异性有机会存在,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教师应当具备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内容
对于教师而言,其本身的教学任务就是教书育人,而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还处于一个青春期的叛逆阶段,因此,教师就需要能够做到不仅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培养,而且可以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找到其真实意义的自我。
三、对于地理差异化教学的研究策略
(一)教师应当重视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
要想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就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兴趣爱好。兴趣是学习的关键基础,因此,教师就应当重视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比如说,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比较喜欢一些地域与地域之间的风俗人情等,教师就可以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时通过对地理风俗人情的角度来展开教学,从而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而且,兴趣带来的是对于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只有不断地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鼓励,才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来调动学生来积极主动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
(二)差异化教学应当重视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上面我们也有提到过有些学生学习地理是为了分数,有些是为了应付家长以及教师才进行地理学习的,但是,这种学习动机都是存在问题的,因此,教师就应当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正确的培养。教师可以从地理学习的意义以及学生通过学习地理可以获得什么知识内容来对学生进行一个正确的引导,从而让学生重视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从而使地理差异性存在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进行一个良好的地理知识内容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纪建武.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4):149-150.
[2]迪丽胡马尔·阿不力孜.论差异性教学对于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J].新课程,2020(3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