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艺
西安灞桥 710038
摘要: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硬笔书法的教学需要综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仔细研究现有的问题,坚定以学生为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书法基本技能理论,在课上及课下的习字实践中,反过来增强对理论的认识。而后通过教师成体系的评价,以促进学生基于考级标准和审美情趣进一步的提升。本文试图通过硬笔书法教学的五个阶段,以及从五个方面对课程教学的评价,以系统梳理出一套适合新课标语文教学要求的对应教学阶段的教学评价。
关键词:核心素养;硬笔书法;教学评价;附加值
引言:书法教育教学一直以来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教育意义和功能价值。有利于促进文化价值导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符合新课标语文教学要求。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硬笔书法教学及评价,不但要对标考级标准的书法技能,还应通过扩容对书法学习在考级目标之外的,如审美、书法文化等方面的教学及评价,来构建有技有道的书法学习。然而,这门存在已久,但在新课标中尚属“新品”的课程,仅有传统的技艺规范,如果仅依靠考级标准又过于单一教条,因此本文通过对结合了传统技艺规范与现行考级标准的评价方式的探析,确是十分必要的。
一、核心素养下硬笔书法教学的阶段
(一)笔画学习的教学目标设计及过程中应围绕着,一是学生能准确写出基本笔画,做到笔顺不颠倒、笔画不遗漏不画蛇添足;二是知道名称不写错,做到横平竖直等;三是熟练掌握笔画在字中摆放的相对位置,做到笔画各处其位、整体不脱形。
比如,“拆”不要写成“折”;“凹”与“凸”不要把写字变成画画,应该能从习字看出笔画之分;“街”不宜写得像三个字,“解”不要写得黏成一团等等。
(二)单字学习的教学目标设计及过程中应围绕着,一是偏旁部首的形态和写法;二是各种笔画组合规矩,应做到胖瘦得当、正斜分明、长短适中;三是间架结构组合的正确性,应做到疏密得当。
比如,“鸟”最上面的短“丿”不要写成“、”;“王”中间的“一”最短;“里”的上半部分不宜头重脚轻或者头小身大。
(三)为考级做准备的教学目标设计及过程中应围绕着,一是词语、短语、句子、文章片段练习,是为了训练在较大篇幅的考级书写中,既能有较快的书写速度,又保证字形不走样;二是学习字与字之间的间距、大小、高低、呼应,以保证在如进入行书等进阶的书法习字阶段所写之字的连笔字迹符合笔顺逻辑。
(四)熟悉各种字体的教学目标设计及过程中应围绕着,一是通过名家名作的赏析甚至临摹,增强中小学生对正楷、行楷、行书、行草等书法字体的学习兴趣及赏析水平;二是通过课上课后的集中训练与自主练习,强化中小学生笔画清晰相对独立的正楷、邻字之间承接明显牵丝较多的行书这两种字体书写技艺及规范的掌握,进而能够顺利通过相应的等级考核;三是通过对名作赏析、教师示范、适当临摹,增加学生对入笔收笔均显现按与提的隶书、按提幅度相对最小的小纂字体书法技艺等方面的了解。
(五)力度练习的教学目标设计及过程中应围绕着,一是书写姿势保持端正不变形,正如体育运动中要达到既定发力效果必须保持固定姿势才能达成;二是通过理论学习与课上课后的练习体验,以辨识提按是力量、速度与节奏的合体,但在书写中又各不相同,因情因势而定;三是掌握不同笔画的起笔和落笔力度,认识体会,“按”的力度与顿度、“收”的速度与幅度在实际书写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的运笔发力的“剧变”过程。
二、硬笔书法教学结果的评价方式
(一)课程目标完成度导向的评价,围绕着预设的课程目标,一是通过课上的随堂练习中,学生的书写姿势、起落字迹等,进行整体评估,确认大部分学生已掌握课上所教;二是根据课后的自主练习习作,比对课程目标,确认学生在脱离了教师当面指导的情况下也已掌握课上所学的书写技法等内容。
(二)考级标准导向的评价,围绕着基于课程目标对应的考级标准,一是从笔画书写规范、笔顺书写规范、字形结构规范三方面,对标考级要求,进行非技艺的、有标准指向性的评价;二是将考级标准与书法传统技艺规范结合,加深学生对考级标准的理解,形成习字课程与书法考级辩证统一的认识。
(三)过程问题导向的评价,一是通过在课堂上的随堂练习活动中,教师主动观察学生在书写中发生的普遍及个别问题,例如坐姿不端、手势变形、笔顺颠倒、笔力不均等;二是回应学生主动就书写发生的困惑提问的评价,即将学生所提疑问提炼出该问题反映了书法学习中某一类的动作走形、观念误区等。
(四)对照名作导向的评价,一是通过要求学生分析所展示的名家名作中,字形结构的编排、运笔轨迹的先后轻重等,评析学生是否已掌握所学的基本技能;二是通过向学生展示与随堂练习同款的名家墨迹,要求学生以此比较自己的习作有何缺失,并对这种自主对比结论的合理性进行评析。
(五)对书法学习非核心的周边效能的评价,一是书写工具的款式选择,如钢笔是否选用了细笔尖的“铱金笔”为佳,因为其笔尖含金度低、较硬、弹性好等特点,更适合中小学生对书法练习工具经久耐用的需要;二是书写配件的搭配,比如书写时是否在纸下垫铺了稿纸或教软的卡纸等;三是要求学生将书法习作与其它学科的书面作业字迹对比,以判断学生是否陷入了“练归练、写归写”的认识误区,未将经过系统训练的书法技能融入平时的书面书写中去。
结束语: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均已在大部分中小学开设。但是现行的硬笔书法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书法教学的有效发展。因此,如本文所述,构建的硬笔书法教学评价,将极大丰富教学活动中的评测维度,有利于淡化书法学习的功利性;有利于加固学生通过书法学习提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有利于通过书法学习落实“文化自信”的树立;有利于健全教学工作的评价理论依据;有利于确保硬笔书法教学科学合理、持续有力地不断深化推进。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于硬笔书法这一桥梁,推动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秀东.小学硬笔书法教学之我见[J].美术教究,2017,(22).140.
[2]郭晓娜.理解性学习的实践策略:基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6,(2).41-4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