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晶红
福建省建宁县特殊教育学校,福建省三明市354500
摘要:对于特教培智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根据特殊儿童的认知能力与学习基础,根据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引入丰富有趣的教学资源,创设生动的情境,运用情境教学法实施教学,将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特教培智的实践教学经验,在深入研究文献与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前布置良好教学环境,结合可以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通过创设适合认知的生活情境、创设灵动美妙的音乐情境、创设生动直观的视频情境、创设有趣多样的游戏情境,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深入理解和深化运用的过程中,更好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更好达成培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特教培智;生活情境;游戏情境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程文本中描述的相关情境,运用生动、直观、多样的图画、音频、视频等,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创设生动的景象,再现文中描述的内容,使得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在此情境下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由于传统的特教培智过程中,教师所运用的教学资源比较匮乏、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使得特殊学生对于很多知识内容无法理解,也无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导致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新时期的特教培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情景教学法实施教学,根据课程主要内容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结合情景教学法的一般流程实施教学,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一、提前布置良好教学环境
《晏子春秋·杂下之十》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太子少傅箴》中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不同的环境对于人具有不同的影响,环境对于个体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对于特教培智而言,教师应该认识到特殊教育情况,尤其需要注意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室是实施教育教学的最为重要的场所,对于特殊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提前布置良好教学环境的方式,为特殊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实践教学、深入实地调研、研究相关文献,很多特殊学校的教室布置与普通学校有着较大差别,通常是布置成一种生活场景,比如或是家庭中的客厅、卧室、书房、卫生间,或是游戏场所、超市、餐厅等,教师可以指导低年级的学生掌握基本生活能力,指导中高年级的学生在其中进行角色扮演,更好掌握相关课程知识。
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教师同样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教学环境,以此让特殊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语言和技能,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比如在人教版三四年级的生活语文教学中,对于《我生活的小区》一课,教师就可以用一些道具布置小区的生动情境,指导特殊学生在此环境中更好学习与创造,根据学生的提问及时进行解答,以此提升本课的教学效果。
二、特教培智语文课堂中应用情景教学法的相关策略
(一)创设适合认知的生活情境
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培智学校课程设置方案》,提出要以生活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等,因此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引入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相关的文本、图片、视频资料,准备相关的生活实物,借助良好的教室环境与多媒体教学工具,以此创设适合特殊学生认知的生活情境[1]。教师可以根据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解答与总结。
例如,人教版三四年级的生活语文《爱护牙齿》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牙、牙齿、开心”等生字词,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结合相关资料与实物,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能力,启发学生保护牙齿的思想意识。教师可以准备牙齿、牙刷、刷牙的图片,准备一些儿童牙刷和牙膏的食物,准备《刷牙歌》的儿歌,运用这些内容模拟展现生活情境。对于具有智力障碍、语言障碍和学习障碍的特殊学生,教师应该注意放慢语言节奏,先从简单的问题开始,逐渐提出稍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逐步解答,从而更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特殊学生的语言能力。比如让学生认识“牙齿”的词语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猜一猜这个词语是什么,然后出示牙齿的图片,让学生将词语和图片建立联系更好认字识词。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照一照镜子,看看自己和同学的牙齿。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少吃冷的、酸的、硬的、甜的食物”,为了帮助他们理解这句话,教师可以展示冰棍、冰激凌、柠檬、山楂、坚果和泡芙等食物的图片,帮助他们更好理解这句话。
(二)创设灵动美妙的音乐情境
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跳动的音符与歌词,能够生动表现自然环境、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与思想情感,能够帮助个人更好地认识世界。母语非汉语的外国人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当日常说话磕磕巴巴时,却通常能够顺畅地将一首中文歌唱下来,这源于音乐的节奏感[2]。因此,音乐能够帮助个人更好地学习语言。对于特殊学校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运用情景教学法,教师还可以根据课程的相关内容引入一些音乐资源,在课堂上记住多媒体教学工具创设灵动美妙的音乐情境,指导小学生一起唱歌,伴随着美妙的音符一起做游戏。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伴随着音乐进行角色扮演,在欢快的音乐律动中更好理解文本与学习语言。
例如,人教版三四年级的生活语文《过年了》一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春节是我国最古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熟悉与春节有关的传统习俗和生肖知识,感受过年时那张欢乐祥和的气氛,学习一些简单的词汇,在小组合作的探究与动手实践中提升语言能力。教师可以先用红灯笼、春联、剪纸、中国节等春节元素装扮教室,营造出浓浓的年味,在这种环境中更好开展本课的学习。教师可以准备《春节序曲》《十二生肖》《金蛇狂舞》《喜洋洋》等春节歌曲,根据教学需要依次播放这些音乐。在开始时,教师可以播放《春节序曲》,然后出示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春节的相关词语和图画,让学生指出这个音乐与什么节日有关。在确定是春节歌曲后,教师可以播放《十二生肖》,指导学生初步感知: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并放慢音乐速度,让孩子上黑板贴一贴听到的动物。接下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与一些春节相关的角色扮演模拟活动,表演放鞭炮、贴春联、看春晚、吃饺子、吃年糕等情境,播放音乐《金蛇狂舞》,将课堂活动推向高潮。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新年小红包,里面写上新年祝福语,送给好好朋友,最后以一首欢快祥和的《喜洋洋》结束本课的教学。
(三)创设生动直观的视频情境
视频结合了图形与音频,能够将引人注目的美景与事件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能够更好吸引个人的眼球,帮助个人更好认知事物[3]。因此对于特教培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教师也可以根据具体的语文课程内容,收集相关的短视频资源,在课堂上播放这些短视频,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根据小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点评与总结,多进行表扬和鼓励,以此在师生互动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拓展特殊学生的认知,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
例如,人教版三四年级的生活语文《课外活动真丰富》一课,教师可以根据本课的主题与主要内容,结合特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引入适合他们的一些课外活动情境视频,比如有看书、做游戏、郊游等,特别是做游戏一项,可以引入老鹰抓小鸡、老鼠十八洞、丢手绢、跳皮筋等各种各样的儿童游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分别播放这些游戏视频,然后提出问题:这是什么游戏呢?你玩过吗?有哪些难忘的经历?然后慢慢教授孩子进行表达。
(四)创设有趣多样的游戏情境
游戏兼具竞争性与趣味性的特点,生动有趣的游戏非常适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能够满足特殊孩子的基本认知需要,还可以营造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关心集体,形成集体主义精神,这对于特殊孩子的长远发展与更好成长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可以根据具体课程内容创设一些趣味游戏,先介绍游戏规则,再进行示范,最后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游戏,最后进行评比[4]。
例如,人教版三四年级的生活语文《鞋》一课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鞋子,指导学生穿鞋、系鞋带、脱鞋的基本步骤,然后创设“谁能最快穿脱鞋子”的游戏,规则非常简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这项游戏活动,最后计算小组的总耗时,对做的好的小组进行奖励与表扬,鼓励其他小组继续努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特教培智语文课堂中应用情景教学法,教师应该明确情景教学法的基本内涵,认识到特殊教育培智学校的基本情况,结合小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准备相关教学材料,事先布置好教室,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之后通过创设生活情境、音乐情境、视频情境、游戏情境等开展教学,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在耐心的指导中,更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罗谢安. 浅谈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7):114-114.
[2]潘娇娇. 培智学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8.
[3]卢金金. 探究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策略[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8):0133-0133.
[4]杨云.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