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钰妹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第五中学 745700
散文语言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内心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语言形式。曾经有文学评论家说:“说到底,散文就是一种味道,精神的味道,以及文字的味道。散文就是通过自己独有的语言方式把它背后的味道传达出来,如果没有语言个性,散文就没有多大的价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散文教学是不可避免的。部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几个单元中,有几个单元都涉及到散文。八年级上册也涉及到散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散文教学,这几篇课文中,而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最具特色,尤其是汪曾祺散文的语言最具有代表性。在教这一课时,我除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之外,还有一个教学重点就是学习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点。在导学案设计上,我设计了一个对比阅读,阅读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结合本文,学习汪曾祺散文语言的平淡自然的特点。
我认为,如果让学生对散文的语言掌握的更好,就应该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出平实的语句加以分析,让学生得出,这些句子跟其他的句子比起来,更朴实、平淡。如:“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个名字起的真好”“其实这跟桂花实在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话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的像兰花”等,这样的句子文中有很多。学生找出来之后,通过朗读感受语言的平淡。这样的句子在《端午的鸭蛋》中同样也有。
如:“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
汪曾祺散文的语言还有一特色,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例:这一点在本文中体现得不太明显,但也有所体现。例如,“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除了以上两种特色外,汪曾祺散文的语言还有淡淡的幽默,例:“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
课堂上学生说的少,理解的不是很到位。汪曾祺也曾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学生也可以围绕这句话,概括出他散文的特点。
阅读教学,最主要的是让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本文直接写雨的不多笔墨中有这样一句:“昆明的雨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以此为纲,引导学生品析词句,以读促赏,圈点批注景物的美、滋味的美;其次品读昆明雨季的“使人动情”处,以析促读,细细品味人情的美、氛围的美;最后归结文章结构的从容、情感的闲适、语言的平淡。这样的语言品味,必然是立体、鲜活、动情的。
有一位评论家说:汪曾祺的语言很怪,拆下来没有什么,放在一起就有点味道。语言的美不在每一个字,每一句,而在字与字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包世臣论王羲之的字,说他的字单看一个一个的字,并不觉得怎么美,甚至很不平整,但是字的各部分,字与字之间“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汪曾祺的文学语言也是这样的。
汪曾祺认为:语言不只是形式,本身便是内容,语言和思想是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仅是所谓“载体”它是作品的本体,一篇作品的每一句话,都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言后面有文化的积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越高,他所传达的信息就会更多。汪曾祺的文学语言兼具南北神韵,打通古今脉络,才气学识与高超的文字工夫将现代中国文学提高了境界,丰富了现代汉语和文字的表达方法,自有一种超迈古今的旷达和淡泊。他自诩为“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颖悟和审美发现,从小视角楔入,写凡人小事,论乡情民俗,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成就了当代散文的经典和高峰。
杨冰梅在《语文教学参考——品味散文语言的四种路径》中归纳出“推敲重复句”“揣摩别致句”“咀嚼矛盾句”“咀嚼点睛句”,《昆明的雨》这一课,就是要咀嚼点睛句,点睛句顾名思义就是文章的主旨内涵,常作为教学的“梁与津”。点睛句一般蕴涵深厚,往往也是学生阅读散文的障碍。因而,必须适时补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突破时空限制。汪曾祺对昆明的雨为什么这么喜欢,对昆明的喜欢,这时补充出示写作背景。学生了解了写作背景就不难理解作者的情感。而且从背景中,学生能够了解到,汪曾祺在西南联大期间,他曾经拜师沈从文,他散文的语言风格很像沈从文的语言风格。沈从文的散文语言一般朴实平淡。这一点有学生通过讨论能够发现,说明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能够提升语文素养。
散文教学,课堂设计不同,教的内容侧重点就不同,不管教师怎样设计,都绕不过师生对这篇散文语言的探究。要探究,学生的读是基础,在品读的基础上,努力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深处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