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梁欢
[导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对其做好心理引导工作能有效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梁欢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实验小学448200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对其做好心理引导工作能有效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社会在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无形中增加了小学生的学习压力,甚至造成其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此,教师和家长要予以充分的重视。本文就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展开简略探究。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尤为重要。目前在我国的教领域,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得到重视。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压力逐年加大,对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此,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要有充分的重视,不能只将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学习成绩上,要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予以关注,并在实际的教学引导中通过合适的引导,有效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语文教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语文教学一语文教师为教育的主体,因此,语文教师自身要具备健康的心理[1]。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语文教师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其很难培养出心理素质良好的学生。基于此,要高度重视语文教师的心理健康,这是保障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学校要加强对语文教师的培训,为其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使其能在相应的培训中不断完善心理素养,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水平,从而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提供优质的教学,并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二、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充分挖掘语文课本中知识中所包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小学语文教材同时也是语文大纲的重要内容的体现,也是教师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2]。其涵盖较为广泛的内容,其中包括语言文字的相关训练内容,又有心理健康元素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相关内容。因此,将其中的心理健康相关内容进行提取,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相关认知,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将相和》一课时,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到廉颇和蔺相如之间发生的一些列故事,二人最终和好,二人最终的和好有赖于廉颇的知错就改的真诚,蔺相如的宽容和大度更是值得我们学习。教师在教授本课知识内容时,要有意识地提取其中的心理健康内容,如廉颇对于蔺相如的功劳表示不屑是不值得提倡的,同时对其后期的“悔过”行为加以赞扬,让小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文中两位人物身上的闪光点,从而达到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在教学方法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能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对心理健康教育加以渗透。通过合理的教学引导传授给学生一定的学习语文的方法,使其能在基本的语文学习中更多的掌握学习的方法,并能对其进行灵活的应用[3]。可以通过一定的纠正和引导,让小学生能用正确的态度看待自己的问题。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太阳》一课时,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分段了解课文内容,对每个部分的核心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如在第一部分了解到了太阳的远、大、热几方面的特点。在第二部分了解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并了解了风、雨、雪的形成等知识,并知道阳光的杀菌能力,最后得出“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可爱美丽的世界”的结论,对文章的前文进行有效呼应。通过对课文每个部分的了解,让小学生能对太阳的了解更加全面。并知道太阳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没有太阳,世界将是一片黑暗,并且到处都是寒冷,自然也不会有人类的存在。教师通过太阳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使其能怀着感恩的心面对每一天的阳光,达到一定的心理健康引导。
        四、在课堂中优化学生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的核心意识,其本身是指其对待事物的态度与所作出的行为,其行为方式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一个人的心理要素当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一个人生活在较为良好的环境中,更能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品质。而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其生活阅历尚且不足,性格的可塑性较强,教师要能抓住课堂教学机会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展开一定的引导,并能针对一些受到不良的生活环境影响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开展较为直观且生动的心理教育活动。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中《跳水》一课时,课文描写了一个孩子为了追回被猴子抢走的帽子走上了危险的横木,在进退两难之时,父亲凭借自己的智慧引导孩子跳水,并在最后将其及时救起的故事。文中的父亲机智、果断,最终让自己的孩子转危为安。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中父亲在危急时刻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的性格特点,使其能在生活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冷静应对,优化小学生的性格。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首先要明确其重要性,并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努力从教材中挖掘相关素材,帮助小学生进行合适的心理疏导,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邵娟,白冬青.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7:38+25.

[2]王霞.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理论观察,2019,08:167-168.

[3]张昌生.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6: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