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陶树峰
[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接受语文教育的启蒙阶段,能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并对其他学科教学的展开有着积极作用。
        陶树峰
        广西省隆林各族自治县革步乡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接受语文教育的启蒙阶段,能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并对其他学科教学的展开有着积极作用。为了能够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引进思维导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本文就此进行相应研究。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引言
        思维导图是近年来出现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工具。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此项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知识难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作出贡献。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引进思维导图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当中,避免由于教师长篇大论的讲解,导致学生提不起兴趣。同时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在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在进行复习课讲解的时候,由于都是之前讲过的内容,很难让学生长时期的集中注意力,学生的学习效率提不上去。而如果为学生提供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去接触知识,回忆以往的教学内容,就能够改变这一现状,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识
        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能够全面的看待所学过的知识,把握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构建语文知识网络体系,从而让学生更加轻松的去记忆相关知识点。
(三)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思维导图可以提供给学生不一样的渠道去记录知识,比如说根据彼此之间的联系或者是按照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将其进行打乱重新组合到一起。学生在自行绘制并填充思维导图时,就会更加明确所要强调的核心思想,多角度的进行解读,从而能够更加轻松容易的攻克知识难关。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有效措施
(一)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识字教学当中
        小学阶段学生需要认识至少两千个汉字,而对于汉字教学来讲,一直以来教师都没有创新教学方法。而是习惯于先讲解偏旁部首,然后将汉字拆分,从笔顺讲起。为了能够加深学生对新学生字的印象,往往小学语文教师会要求学生大量的进行抄写,在这种强制的要求下,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抄写,根本不会形成整体印象。长期下去,学生会厌倦这样的教学方式,甚至是产生畏惧心理,识字能力并没有明显的改善。而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识字教学当中,不但能够缓解学生学习的负面情绪,还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记忆力,让学生自觉去学习生字,从而加深对汉字的印象。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讲,使用这种方式能够让教学变得趣味性十足。比如说在猜字谜游戏当中引进思维导图,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联系。比如在学习“血”这个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给学生一定的提示:与受伤有关、红色的等。

此外,在进行生字复习时,学生通常情况下会混淆一些长得相像的汉字,这个时候同样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易于辨别形近字。
(二)将思维导图应用到阅读教学当中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往往在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只是读完了,并不能够找到文章的核心思想。尤其是面对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学生更是觉得阅读困难,无法从中找到关键语段进行理解消化。而将思维导图应用其中,就能够从中找到主要线索,易于学生理解内容。比如说当讲到《穷人》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应该思维导图,带领学生首先理清文中出场人物彼此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原因、过程和结果的顺序把握文章的书写结构,从而明确文章的写作顺序。之后教师需要让学生重点关注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变化情况,从文章中找到相关语句,通过反复阅读,借助思维导图来将心理历程勾勒出来。比如说焦急的等待丈夫回来,看到小朋友时候的喜爱,抱回孩子的不安等等。借助这些细节化的描述来侧面反映男女主人公内心的朴实真诚。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很快理清文章脉络,找到教学的关键信息,从而教学任务得以完成。
        又比如说在讲到《鲸》这篇文章,为了能够更好划分这篇说明文的具体内容,学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这篇文章没有过多的赘述无关紧要的内容,每一个自然段都能够从中找到关键语句。学生在自己阅读之后,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从鲸的外形、进化流程、类型以及生活方式等几个方面把握文章的主要情节。这种阅读方式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此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重新规划思维导图,体现了思维导图的灵活多变性。而且还能够利用此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了解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和具体用法,并从文章中找到相关例句。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例句来自行创造句子,从而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
        此外,现阶段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对学生的阅读量有了更高要求。为了能够明确学生的阅读水平,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课下读过的文章借助思维导图展示出来。这样既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又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思维导图的能力。
(三)在写作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开展有效的写作教学,能够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做出贡献。这是因为写作需要学生动用多方面的语文能力,比如说想象力、阅读能力等。这也就意味着写作水平最容易体现学生语文的真实功底。但是同样写作教学一直以来是教师和学生头疼的部分。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将学生作文当中需要用到的各个要素借助思维导图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自己作文中缺少哪些条件,从而查漏补缺。等学生具有一定写作能力之后,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列提纲来进行作文练习。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改善语文教学效率,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语文教学当中很有必要。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应用这个教学工具,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潘雪梅.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求知导刊,2020(50):61-62.
[2]杨小勇.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发展[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