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萍萍
萧山区靖江中心幼儿园, 311223
摘要:娃娃家是小班幼儿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角色游戏。但现实中的娃娃家只是幼儿简单动手操练的的自主活动,缺乏创造性的行为和语言运用。针对此现象,本文了解影响幼儿对娃娃家自主活动选择的原因:材料直接导致幼儿参与的兴趣和过程、幼儿兴趣、教师适时把握指导。
关键词: 娃娃家 自主参与 对策实施
一、调查目的
娃娃家是角色游戏的一种,通过扮演家庭中的不同角色,再现家庭及周围生活中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想象和情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幼儿在选择娃娃家5个区块材料时存在拥挤争抢和无人问津的问题,对于这些情况,决定在小班幼儿自主活动里,了解幼儿选择娃娃家材料的原因,为今后娃娃家材料的投放、引领,提供一些现实资料。
二、调查设计
(一)调查时间:我们于2014年9月8日至2014年10月8日。
(二)调查对象:小四班29位幼儿(13位男孩,16位女孩)。
(三)调查方法:集体观察法、个别交谈法。
(四)调查内容:对娃娃家里面的幼儿进行观察、记录、统计,通过谈话了解原因小班幼儿对娃娃家材料的选择情况进行调查。
三、调查分析
(一)调查数据分析
1.通过1个月对幼儿自主选择娃娃家区块的的观察记录,进行汇总统计,获得结果表4
通过对表4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从总体来看,幼儿对娃娃家5种操作材料都有参与和关注。但是选择餐厅的幼儿相对比较少,占16%。
(2)幼儿对娃娃家材料的选择有一定的性别差异。例如,卧室中,10%的男孩子在玩,女孩占了90%。
2.通过个别交谈,我们了解幼儿选择娃娃家区块的原因:
(1)幼儿选择娃娃家区块之前对材料已有认识。例如厨房间的材料幼儿比较熟悉,所以能玩、会玩、乐玩,但只是简单的机械操作。
(2)材料的难易直接影响幼儿的选择。例如客厅的玩法较难,喜欢去玩的孩子较少。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材料因素
(1)材料的适合度,影响幼儿关注度
卧室的材料是以衣物和装饰品居多,贴近女孩生活。生活中大多数男孩是不装扮自己的,所以在自主活动中男孩子较少的出现在这一区块中,这是一种现实生活的再现。
(2)材料的玩法难度,影响幼儿持久度
教师在放置材料时要了解幼儿是否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有多少经验,是否能引起幼儿再现和创造性表现等问题。同时教师要创设有游戏情境的环境,让幼儿自由创设游戏的内容,真正自主的完成角色的扮演,从中获得乐趣,得到提高。
2.幼儿因素
(1)玩的盲目性,影响幼儿的操作度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以无意识为主,在进入娃娃家前一般是没有计划性和目的性的,所以自主活动时出现拥挤的厨房和人烟稀少的餐厅。幼儿在进入区块时盲目的选择操作玩具进行简单反复的模仿动作,同时随着周围情境和自身变化随时改变操作内容。
(2)男女性别,影响幼儿的角色选择
小班幼儿对性别还不是特别的清楚,但是在生活习惯中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幼儿知道妈妈、奶奶、外婆是女孩,爸爸、爷爷、外公是男孩,自己是X孩,在自主活动时能说出自己所想扮演的角色,但是对于自己要扮演的角色需要做什么,是没有计划性、目的性的,只是单纯的摆弄区块中的玩具。
3.教师因素
(1)教师的关注度,影响幼儿参与热情
在观察幼儿选择娃娃家区块的过程中,教师的关注度决定部分幼儿对区块的选择。例如,教师坐在客厅里,参与到客厅的人数会比较多一些。
(2)教师的介入度,影响幼儿参与性
幼儿在自主活动时,游戏情节停滞不前、无法深入角色提升自身的经验时,教师需要适时、适宜、适度的介入参与,使幼儿游戏情节顺利发展、深入。
(3)教师的调整度,影响幼儿参与的持久性
当教师发现某一个区块中出现无人问津的时候,及时的增减材料,创设游戏情景来探究不同玩法,幼儿也会随着情景的发展一同探究交流。
四、措施
(一)提供适宜适度材料
1.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
幼儿虽然对老师布置的新鲜有趣的环境感兴趣,但过一阵子幼儿就感到索然无味了。因而教师与其花更多的心思来抓住幼儿的心还不如让幼儿自己动手来创作。
2.适合幼儿年龄的材料
幼儿虽然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中,但他们仍会有一些共同的爱好。例如:男孩子都喜欢车,女孩子喜欢娃娃,虽然幼儿的词汇并不丰富,但是材料能拉近他们的距离这样一来,幼儿之间的语言交流就明显增多。
3.提供层次性的材料
(1)调整
游戏是幼儿的游戏,游戏满足的是幼儿的需要,游戏内容来自于幼儿的兴趣。站在幼儿立场看问题,从幼儿中获得灵感,更需要教师丰富的知识,并将之化为幼儿容易接受的东西。
(2)递进
我们在投放材料时要不断地由高结构材料向低结构材料替换。以厨房区块为例,一开始我们准备了幼儿较为熟悉的煤气灶、锅子、铲子,在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幼儿基本都能快速的做出美味菜肴,立即投放了立体泡沫和雪花片。
(二)给予自主活动空间
随着幼儿游戏经验的增长,角色意识也在不断地发展,但是角色游戏来源于生活经验,可以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讲解、录制生活片段给幼儿看,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增长见识,幼儿有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也就更有事可做,有话可说了。同时幼儿对材料的选择更有计划性、目的性、操作性。
1.观察记录
观察是教师引导的桥梁,观察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语言,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需要,从而进行有效地引导。
2.激趣参与
教师适时、适宜、适度的介入参与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游戏中,幼儿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教师随时注意观察幼儿的自主活动,发现问题后要巧妙的运用身边一些物品替代他们的所需。
3.角色体推进
幼儿在角色游戏时的行为和语言是经验的再现,常常缺乏目的性。如果没有环境和条件的支持,有价值的角色可能稍纵即逝。虽然孩子有强烈的探索兴趣,但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有限,经常会碰到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教师要学会等待。
(三)倡导积极助推引领
教师引领的原则是:尊重幼儿的行为、理解幼儿的行为、支持幼儿的行为。在实践中我们主要使用以下引领方式:
1.支架引领
教师给予幼儿搭建物质支架、角色支架,请幼儿进入情境探索,并及时抽身,引领幼儿自主探索:选择材料、了解角色本身的含义,体验自主游戏的快乐。例如,提供蛋糕坯子既承接了幼儿原有的经验,又能让幼儿动手操作,调动了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增多了幼儿语言交流的机会。
2.鼓励引领
教师要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想法讲述给同伴,幼儿之间的分享有利于他们明确自主性角色游戏的开展,也是促进同伴交流的最佳途径。当幼儿在自主活动中独特的创造力时,教师应积极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教师对幼儿积极的评价能够增强幼儿自信心,使他们大胆地投入到自主活动中去,发挥创造力。
3. 启发引领
当客厅中的材料对幼儿来说已经视觉疲劳时,教师可以进行引领:“ 沙发和电视的距离太近了,对眼睛不好,你觉得怎么样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眼睛呢?” 通过这样启发性的问题,让幼儿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让幼儿在讨论中改变娃娃家的格局,同时制定自主活动的规则。用教师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开启新方式的使用。
4. 挑战引领
当幼儿重复烧同样的菜时,教师可以说:“你烧的菜真好吃,可是我吃厌了,怎么办呢?”用教师具有挑战性的语言,激发幼儿继续探究的兴趣。
三个月的实践记录,我们发现:提供适宜适度材料;给予自主活动空间;积极助推引领,改变幼儿在娃娃家自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幼儿自身行为的体现,具体见表6
五、后续思考
在追随“自主游戏”过程中,鼓励幼儿在自由活动中主动创新获得生活经验,真正发挥娃娃家的价值是我们不断追求的,同时教师要学习倾听、思考、引领、助推,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六、参考文献:
[1]《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2]《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杨丽珠主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