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种植活动中幼儿种植行为的观察与探讨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许雯
[导读] 为了加强幼儿的认知能力,幼儿园教师会组织幼儿参与到园内种植园区播种、除草、采收等工作中,而种植各个环节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肢体动作、表现情况等都能为教师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许雯
        杭州市萧山区新街中心幼儿园 311217
        摘要:为了加强幼儿的认知能力,幼儿园教师会组织幼儿参与到园内种植园区播种、除草、采收等工作中,而种植各个环节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肢体动作、表现情况等都能为教师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就幼儿园种植活动中幼儿种植行为的观察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种植活动;行为;观察与探讨
        引言:幼儿种植行为指的是幼儿在种植园地中,所出现的各种行为,主要指动作、语言、形态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其行为,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安全保障,二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其更加了解幼儿的世界观,有利于后期开展因材施教。
        一、幼儿园种植活动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大多数幼儿园都在园内设置了种植园地,但仍存在种植活动重视程度不够或是形式流于表面化等情况。首先,部分幼儿园的园区面积较大,但规划的种植园地面积却非常小,引导幼儿种植的植物数量和种类也较少。其次,有的幼儿园种植园地面积虽然很大,但植物种植较为单一,甚至为了提高观赏性只种植一种植物,使其失去了原本的教育意义[1]。最后,一些幼儿园并没有真正落实现代教育要求,只是在院内的楼道或是某一角建立了种植园,并在其中放置了一些绿色植物或是水培植物,虽然环境布置的非常好看,但这样的设计根本无法满足幼儿的真正需求,对其成长和发展也没有什么好处。要知道幼儿园是教学的启蒙阶段,其中生命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也是当代教育中的主要命题,由此可见,种植活动在幼儿成长中不可或缺,也是促进幼儿情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幼儿园及教师要给予种植活动应用的重视,这样才能让幼儿养成保护自然、热爱生命的美好品质。
        二、合理观察幼儿种植行为,探究感情培养
        (一)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设计中
        想要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在组织种植活动时,可以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及环境因素灵活选择种植方式和植物种子。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引导其共同参与到种子的选择中。同时,考虑到个体间的差异性,教师最好多准备一些植物种子,并将种子长大后的样子用图片展示出来。然后让其根据种子的大小、颜色、形状来选择自己喜欢的类型[2]。种子挑选后,教师则可以让幼儿大胆的说一说分享种子的原因,想象一下种子长出后是什么样子。这一过程可以有效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再之后,教师需要介绍种植工具,为了增添趣味性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
        (二)种植过程中要突出自主体验
        在种植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尽量少干预幼儿的行为,最好让其通过自己的能力来完成各种种植任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其对教师的依赖性,并尽可能多的进行自主体验。举例来说,在种植蔬菜的时候,为了让种子更快的发芽需要松土,幼儿在挖土过程中,会发现泥土中有很多小动物,如蚯蚓、蚂蚁、蜘蛛等。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学习过程,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在发现小动物后的表现和行为并记录下来,方便活动结束后继续探究[3]。同时,在种植后由于部分幼儿对种子的了解都不深,教师应与其探讨种子的保护方法,耐心的告诉幼儿该如何为其浇水,要不要晒太阳,这可以让其更好的照顾植物。由此可见,具体种植阶段不仅可以让其收获到丰富的生活经验,还能够体会到亲手实践的快乐,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观察幼儿植物管理情况,强化情感教育
        在幼儿将种子种植后,教师还要定期观察其对植物的管理情况,并根据行为和态度来判断性格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学会把握机会渗透情感教育,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是生命历程,幼儿对其好奇心较重,教师要引导其比较不同生长时期植物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同时,想要养好一棵植物难度并不比养宠物低,教师要让幼儿了解阳光、水分及害虫对其生长的影响,并总结出自己的方法来照料植物。举例来说,在植物生长阶段,幼儿往往会有很多疑惑和想法,如“为什么我的植物长得比别人的慢?为什么种子发芽后植物颜色是这样的?”等等。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根据幼儿提出的问题梳理思路,将其中有共性或是相关的问题整理在一起,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或是图文资料等方式,帮助其解决问题[4]。面对未知的领域幼儿往往有很多的疑惑,教师要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用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带领其探讨并研究问题,这样可以更好的维护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
        (四)观察幼儿成果收获,丰富活动意义
        幼儿园种植活动中,教师最好是挑选成长期较短且生命力旺盛的种子,一段时间后就会进入收获和成熟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植物的旺盛生长与幼儿的悉心照料有着密切关系,收获时不仅可以让其感受到劳动的不易,自身也会获得较高的成就感,这也是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的根本目的之一。由于幼儿照料了植物较长时间,会有更加浓厚的情感,教师会根据这一特点在收获阶段开展分享活动。如教师带领幼儿欣赏自己种植的植物,如果其中有蔬菜、水果等可食用部分的植物,还要将其采摘回来并交予后厨人员,通过清洗和整理后将其制作成不同的菜品。对于花卉等观赏性较强的植物,则可以将其移栽到花盆中,搬到室内继续养护,可以起到很好的点缀作用。这种分享活动可以进一步升华种植活动的意义,还可以让幼儿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五)加强师幼互动,更好的落实体验式学习
        在种植活动中,教师想要更好的观察幼儿的行为,应该加强双方的互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师幼交流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深化幼儿经验并让其在交流过程中获得新的经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帮助其回忆以往播种时的经验,并从中了解到新的知识。这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还可以从根本上落实体验学习,让其真正通过动手实践来学习到知识。举例来说,在播种绿豆活动中,教师要对幼儿讲解绿豆的种植方法,并让其根据已经掌握的种植知识,说一说这次的中职方法与以往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这一环节可以让其回忆以往的播种经验,能够有效的帮助其加强对旧知识的掌握[5]。之后,教师可以再次提问“在种绿豆之前,往往需要先松土,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如果不松土,绿豆种下去后会怎么样呢?”幼儿则会开动脑筋思考,过程中可以给其一些启示,最后纷纷回答“豆子长不出来。”之后教师则需要为幼儿解释“种植绿豆前需要提前松土,如果不松土直接种植,豆子有可能长不出来,因为土质太硬了,豆子钻不出来。也有可能会长出来,但会消耗较长的时间,慢慢的从土壤中钻出来。”这种方法可以让幼儿将道理更好的记在心里,同时这种体验式学习,可以让其在实践中获得经验,让儿童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让幼儿亲自对比松土与不松土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能够提高其观察力和耐性。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幼儿园种植活动中观察和探讨幼儿的种植行为,不仅可以让其在过程中学到新的知识,还可以锻炼动手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而且,幼儿通过种植活动能够对植物生长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其对植物的认知,并促进对大自然的探索意识。
        参考文献
[1]梁珊珊.“自然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幼儿种植活动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32-133.
[2]翁烨.幼儿园种植活动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华夏教师,2019,11:90-91.
[3]黄莉芳.探究幼儿园种植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6:88.
[4]吕平仙,吴建芬.刍议如何构建有效的幼儿园班本种植活动[J].才智,2019,21:51.
[5]吴爱珍.探析幼儿园种植活动的教育策略[J].华夏教师,2020,07: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