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定定
杭州市丁兰幼儿园 浙江省杭州市 310021
【内容摘要】在现在的家庭里,独生子女尤为普遍。“娇生惯养”已成为现代“风气”。因此很多孩子在生活中不懂得尊重父母、感恩父母,关爱父母。“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学习其中孝敬父母,关爱父母的精神,本文从培养4-5岁幼儿能具备关爱父母的行为,并且从教师诱发影响、劳动中萌发关爱、家庭中践行关爱行为以及家园联合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培养幼儿形成关爱父母行为的一个稳定习惯。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和家庭若长期坚持对4-5岁幼儿关爱父母行为情感的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就会形成。
【关键词】关爱父母;情感培养;4-5岁幼儿
在中国,孩子是父母的唯一。父母可以为了孩子付出一切,无私地奉献自己。然而,在为伟大的父母之爱感动的同时,我们不禁也要反思一下:这种毫无怨言的付出,是否就真的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教师应该如何促进幼儿关爱情感的产生?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幼儿这一情感?家园之间如何携起手来共同激发孩子的关爱情感,从而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出现关爱他人的行为?
一、培养幼儿关爱父母行为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做为启蒙教育,不再仅仅是教幼儿学习知识和技能,更要教幼儿学会做人,学习如何关心父母,体谅父母,并且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纲要》中也指出应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动、合作与分享,有同情心”。
幼儿的良好情感培养是在童年时期培养最佳,若错失了最佳培养时期将会成为永久的遗憾。所以,幼儿期是幼儿培养良好情感的关键时期。
二、中班幼儿关爱父母情感缺失的原因
相信《论语》中,孔子所表达的孝敬父母之情大家都知道,人们也常常引用这样的故事来教育自己的子女要孝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大家的思考:古人在经济条件、教育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却不忘报答对父母的恩情,作为21世纪的人类,这样的关爱情感应该是最基本的,而现在的孩子身上却缺乏这样的情感。反观这种现象,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下可能出现的原因:
(一)孩子的优越环境,导致幼儿情感缺失
当今许多父母都抱着“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让孩子受罪”的思想,孩子们得到了长辈们太多的关爱,久而久之,自然觉得家人对自己的关爱都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长期跟祖辈生活会导致隔代教育出现很多问题。
(二)父母在幼儿关键年龄段,错失了最佳培养期
孩子到了4--5岁左右,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些性格特点,而有些父母在这个重要时期,不但没有引导孩子正确地“关爱他人”,反而助长孩子“只有我”的自私心理。不管是干什么,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最基本的关爱父母、关爱身边的人这样的能力都在逐渐丧失。
(三)父母溺爱的教养方式,纵使幼儿自私自利
部分家长会有这样的心理:孩子年龄还小,凡事只想着自己是很正常的,长大了就会好的。正是由于这样的教养方式,父母在生活中对于孩子的自私、霸道总是一再忍让。而孩子年龄小,可能根本没有办法去理解父母这样的心意。时间一长,孩子对他人的关爱情感更无从谈起了。
三、有效培养幼儿关爱父母情感策略
(一)教师激发幼儿关爱父母情感
1. 教师应注重自身行为、言语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师德师风上不仅要起到带头作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要利用各种教育契机有目的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并把爱传递给幼儿。让每位幼儿的爱心行为教育贯穿于幼儿的各项活动中,使幼儿懂得如何被爱的同时也要付出自己的爱。
2.在主题活动中,熏陶幼儿关爱父母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选择运用有关关爱父母情感方面的题材,进行有系统的熏陶,指导教育。通过故事、诗歌、美工,音乐等不同形式进行关爱父母情感教育,让幼儿知道不仅要关心自己,还要关心父母长辈。在活动中,教师可以讲述《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个故事给孩子们听,故事中,小兔子十分渴望把自己对妈妈的爱表达得能超越兔妈妈对自己的爱。这是一本很好能熏陶幼儿关爱父母行为的图书,从中让幼儿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爱从而产生要关爱父母、体谅父母的情感以及行为。
3.在日常活动中汲取相关活动,诱发幼儿关爱父母情感。
情感是可以感染的,教师应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对幼儿进行关爱父母情感的培养。
(三)家庭中践行关爱父母行为
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的道路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父母的以身作则时刻影响着幼儿的行为。因此,通过家庭调查问卷来调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做出“关爱行为”的榜样?幼儿的关爱行为是否与家庭教育有关?等问题。
幼儿的关爱行为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关系。能做到以身作则和榜样的家长,其幼儿也具备了关爱他人的行为。反之,不会体谅他人的幼儿,其家长也未具备关爱他人的情感。在传统节日、生日活动、平日的生活里,家长需要用感恩之心来熏陶和影响孩子。要让孩子耳闻目睹父母慰问和帮助长辈的场景,带着孩子一起去看望和慰问长辈,让孩子一起去感受父母的一片感恩之心。家长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激发孩子的关爱行为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结语
通过长期的研究和个案追踪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培养幼儿关爱父母行为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需要家园联合。父母的情感对子女有直接的、强烈的感染作用,父母的情感也奠定了幼儿人生中情感生活的基础,特别对4-5岁幼儿的影响更加明显、深刻。苏霍姆林斯基说:“假如儿童在家里没有受到情感教育,他就不可能用心灵认识世界和接受老师的话,他所了解的是他听到和谈到东西的逻辑意义,而情感上、心灵上的潜台词她是不会明白的。”因此,父母、长辈应为幼儿营造一个互相尊敬、关心、和睦的家庭氛围,使孩子们在感受爱的同时也付出自己的爱。
在家庭中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忙盛饭,拿碗,拿筷子等简单的劳动,并且父母及时的表扬与鼓励,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同时,长期坚持这样的行为,孩子会得到莫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并且长此以往会形成一种稳定的习惯。
对幼儿进行关爱情感的教育是长期的,他也是一个需要学校、社会、家庭配合的系统教育。我们必须持之以恒,还可通过多种教学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
参考文献
[1] 任淑萍,《学前教育研究》.2002.4
[2]中国教育网.《重视幼儿能力的培养》.
[3]林正范,徐丽华。《有关幼儿关爱培养》教师教育研究。
[4]高潇怡,庞丽娟。教师的儿童学习观与其教育的关系研究[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