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青龙山分公司人力资源部 黑龙江佳木斯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新时代下的企业发展有了新的方向。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关键构成部分,因此国有企业的发展创新应顺应着时代的发展趋势做出新的创新尝试。国有企业的创新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应当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创新,企业管理者应当突破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以下本文将围绕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展开探究。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社经济得到了发展,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国有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内容。因此,在新时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应进一步地创新。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文化中关键的结构内容,因此开展国有企业的创新改革需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完善。通过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性完善,使得国有企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国有企业在新时代中焕发出全新的活力色彩。以下将对国有企业的现状以及问题应对做出探讨,以此来保障国有企业的创新发展。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不够
企业本身便是以经济盈利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将企业如何获得更加高效的经济收益看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因此,企业工作者往往忽视了企业发展中的其他内容。当下的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并不够。企业管理者将企业的发展侧重方向设定在经济方面。同时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考核制度与经济收益息息相关,使得企业的工作人员同样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各个企业之间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关系,因此面对着市场中的严峻挑战,企业管理者将管理重心放在了如何保障企业的生存以及企业的久远发展之上,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受到了搁置忽视。
(二)人力资源管理者发挥的作用不到位
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没有意识到自身对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同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忽视了人力资源工作人员的劳动价值。在企业之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存在感较低、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地位不高。同时,通过对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的工作人员存在着人口结构老龄化的趋势。以上的种种问题制约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发展。并且,国有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忽视了新时代的发展观念,企业管理者的观念仍是传统滞后的,与时俱进的管理观念没有得到落实,通常体现在企业管理者仍在延续着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者开展的工作过于形式化,流于表面的工作内容使得新时代的创新精神没有得到贯彻落实。
(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过于单调
国有企业开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往往缺乏着针对性和趣味性。由于企业管理者的理念滞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呈现着形式单一、内容乏味的现状弊端。单调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使得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降低,无法保障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开展。
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原则
(一)要有明确的目标,提供员工努力标杆
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目标通常是指企业管理者期望企业所可以达成的发展方向。在保障企业发展方向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需要对企业员工进行规划。企业管理者需要为企业员工进行科学合理的工作标准拟定。同时,企业管理者应当构建起公平公正的员工考核制度,使企业员工中形成努力的标杆。
(二)简单明快,维持员工卓越表现
在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时间是关键的管理因素。因此企业管理者需要引导企业员工着眼于当前的工作反映。同时,保障企业员工对长期的工作维持兴趣。
企业管理者需要注重奖赏制度的时效性,以此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原则。
(三)调和组织和个人的需求,积极鼓励参与者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者需要积极地调和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利益,使组织和个人的利益达成一致。企业管理者应当注重管理的基本动机,同时遵循企业组织管理的目标。组织与个人之间的调和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
(四)符合民主精神、信任与授权,尊重其意见表达
伴随着世界的经济发展,企业管理者需要顺应社会的潮流和趋势。民主是当下世界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向。在企业管理者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保障自身的民主精神,在组织内开展民主的活动。同时,应尊重个人的意见表达,使组织内的员工发挥出自身的最佳效益。在企业组织中维持信任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内涵。
(五)符合个别差异,投其所好,满足员工尊荣感
企业管理者应当尊重员工的个体差异性。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需要时刻留意组织内员工的实际诉求,使得员工的个体性差异得到尊重和保障,使企业员工的尊荣感得到满足。
三、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对策
(一)及时了解企业员工的心理情况
在开展创新性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首先需要对员工的心理发展情况进行及时、充分的了解。掌握了员工的实际心理情况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具有着科学合理性。在当下的社会发展环境下,国有企业员工的个人意识较强,每一位员工都将自身的个人价值进行了重视。因此,企业管理者需要及时地满足员工的心理诉求,如员工需要受到认可、奖励的心理。对员工的心理情况进行掌握和理解有助于是开展创新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前提。同时,有助于员工的心理得到满足,使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发挥出企业员工的最佳价值。
(二)拓展工作内容,增强员工满意度
企业员工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与其工作的效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企业员工在长期的工作中对自身工作的认知强度得到深化,使得企业员工的离职意向显著提升。因此,企业管理者需要完善自身的人才管理制度,将优秀的企业员工留住。将企业员工的工作内容进行拓展,为员工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工作内容是具有创新性的应对策略。企业员工对于工作的新鲜感得以在此燃起,从而增强企业员工对于工作的满意度和认知感。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当取得与员工的深入联系,使工作内容得到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拓展。
(三)基于工作业绩实施奖惩
在企业管理者增强企业员工满意度的同时,企业员工将发挥出自身的最大价值。在此阶段,企业管理者需要为员工构建起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奖惩机制,完善企业管理的考核制度。企业管理者需要联系员工的实际工作业绩。同时,企业应当为员工提供多样性的学习培训机会,使得企业员工本身的专业性知识和技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完善企业的奖惩制度有助于凝聚企业的文化意识,使企业的人力具有团结的意志,保障了企业的发展前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下企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企业管理者需要重视起企业人才的作用。国有企业应当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完善,使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观念得到贯彻落实,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林健敏.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思路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8,(11).87-88.
[2]刘彦洁.探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转变[J].人力资源管理,2017,(5).339-340.
[3]陈晓静.阐述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新常态下的创新[J].全国流通经济,2017,(27).38-39.